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陶渊明无弦琴中有何玄机?

陶渊明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导读]陶潜喜欢以琴来陶冶性情,以酒来怡养心神,但饮酒没有限量,琴也没有丝弦。他家琴桌上长年摆着一张琴,这琴上不安弦,也没有作为音阶标记的徽。这没有弦的琴可怎么弹呢?

  独坐幽篁里,林深人不知。

  弹琴复长啸,明月来相照。

  这就是王维的五言绝句《竹里馆》的意境。深山幽林,流泉淙淙,徜徉在苍松怪石之中,洒脱俊逸,身携古琴一张,与自然天地为友。在这里,我们读悟了古琴的魅力,已经融人在了古代士人的生活里。

  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思想空前全面繁荣的时期,即所谓“百家争鸣”的时期。当时生产力发展很快,各地富足,而天子之势衰微。各路诸侯,争相自强,以期称霸于世。这就给了诸子百家以尽显才华的机会。于是,各家官师争相传授学徒,以期用自己的思想使自己的国家强盛于世间。百家争鸣之势的形成,自然使中华文化思想空前繁荣,乃至对后世造成了深远影响。在此时期,琴的使用,已成为普遍现象。古琴不但使诸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为之倾情,甚至还吸引了一大批平常百姓。他们不是弹琴、制琴,就是咏琴、藏琴:连民间戏剧里的书生上京赶考,书童的担子一头一个书箱一把雨伞,另一头还会携上一张古琴。以至于古代传奇小说中的公子小姐以及今人文艺作品中的古代武侠也能抚琴操缦一番。古琴的确成为了士人君子常御之器,到了“君子无故不撤琴瑟”的程度。古琴音乐与棋艺、书法、绘画构成一体,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几乎成了古代文人的必修课目以及文人修身操行的象征而被社会所看重。

  “苔痕卜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调素琴,阅金经。”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境界,虽是陋室一间,却是如此这般琴声泠泠、茗香飘溢,友人往来谈诗说画的生活,其悠闲自在是可以想见的。在这种相对定型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中,内涵幽深,能使人神静气匀,古琴音乐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那个时代社会文化生活中十分贴切的组成部分。种种悠闲诗化的意境,确实令多少代的文人雅士所向往。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taoyuanming/36619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