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平城下》李贺唐诗鉴赏

唐诗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原文】

  平城下

  饥寒平城下,夜夜守明月。

  别剑无玉花,海风断鬓发。

  塞长连白空,遥见汉旗红。

  青帐吹短笛,烟雾湿画龙。日晚在城上,依稀望城下。

  风吹枯蓬起,城中嘶瘦马。

  借问筑城吏,去关几千里?

  唯愁裹尸归,不惜倒戈死!

  【注释】

  别剑:离别家乡时携带的剑。

  玉花:晶莹闪亮的剑光。这句是说:当年带到边城的剑已经生锈,暗示离家已久。

  海风:指瀚海吹来的风。唐代边塞诗中的瀚海多指西北地区的沙漠地带。

  塞:城塞。

  白空:白茫茫的天空。

  汉旗:两汉以后,长城以外的人把长城以内的地方叫汉地。汉旗概指汉地之旗。

  青帐:军帐,军营。

  画龙:指绘有龙图的旗帜。

  马嘶:马鸣。

  裹尸:《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遍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耶?”这里的意思为死于饥寒交迫裹尸而归。

  倒戈死:指战死沙场,戈矛倒地。与反戈一击正好意思相反。

  【赏析】

  李贺很少写边塞诗,但这首边塞诗却写得很出色,思想性尤其高出于一般诗人的作品。李贺曾经到过潞州,在那里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到过雁门,到过平城等地。这些地方已经是边塞地区,诗人对这一带的生活比较熟悉,有相当深刻的体验,他能写出这样的佳作并不是偶然的。

  唐代的边塞诗曾经在盛唐时期发展到了顶峰,到了中唐,边塞诗的创作依然比较丰富,如李益、卢纶等人的创作,但已经远比不上盛唐时期。特别是由于国力开始衰败,边塞生活充满了腐朽的成份,边塞诗已经透出了悲凉之声。李贺这首描写边塞生活的诗歌,已经不是一般的悲凉,而是充满愤怨。

  这首诗在最后两句之前完全没有怨恨的语言,似乎只是客观的叙述。仔细地体会,读者会感受到,诗人在似乎不连贯的叙述中,完全是为了渲染一种凄凉孤寂的境地。忍饥挨饿守在平城,伴随着这位戍卒的,只有那天边的明月,每夜都是同样的遥远的明月。这是非常孤独和凄清的。他想:离家时手中剑是那么明晃晃,亮晶晶,现在已经是锈渍斑斑,已经是服役很久了!从瀚海吹来的一阵一阵的风,吹断了茎鬓发。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是终结呢?他向远处望去,只见长城连着长城,毫无尽头,一直伸向那灰白濛濛的天空;在遥远遥远的城头上,看到一两面红红的军旗。这种景色更加强了荒凉落寞的感受了。青青军营帐幕中,不时传出短笛吹奏的幽怨曲调,如烟般的夜雾把旗上的画龙也打湿了。这种种令人惆怅的景象,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现着,一次又一次地刺激着士兵的内心,这就必然会造成一种心灵上的压力,引起人们的精神崩溃。这一段的.叙述,为下面的心理活动的发展,作了十分有力的铺垫。

  又是一个晚上来临,本来也应该是和前一个夜晚同样。但这个夜晚却引起了这位戍卒心灵的悸动。他登上城头,向城下望去,只见一片朦胧模糊。塞风吹来,把城头枯萎了的蓬草吹了起来;在城中传出了阵阵瘦马悲哀的嘶鸣。这位不知戍守边城有多久了的士卒精神颤抖了,一个又一个念头涌上心田:想家,想回去,甚至想逃回去。他突然地问筑城的官吏:这里距离函谷关有多少路程?为什么会有这个发问?就是想回去,看看归程到底有多远;想回去,不让回去,那么逃回去能不能成功!这些问题都和“去关几千里”有关系。所以这个发问,正好把他内心的潜意识和盘托出,也正是他心灵颤震、悸动的表现。“唯愁裹尸归,不惜倒戈死!”这两句是说:只愁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归;与其这样,我不惜倒戈作乱而死。倒戈作乱造反是为了求生,尚有一线生的希望;这样无穷无尽地守边,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这位守边戍卒萌生了“倒戈”的念头。这是戍卒的内心独白。长期在那样孤寂愁苦的环境下生活,物质条件的艰难,精神生活的空虚枯竭,必然会产生对死的恐惧,在这种精神状态下,产生“倒戈”以求生的念头就十分自然了。李贺对戍卒的思想感情了解得比较透彻,在诗中替戍卒喊出了悲愤的心声。

【《平城下》李贺唐诗鉴赏】相关文章:

1.李贺《平城下》鉴赏

2.《平城下》唐诗鉴赏

3.李贺的古诗《平城下》

4.《浩歌》李贺唐诗鉴赏

5.《梦天》李贺唐诗鉴赏

6.《秋来》李贺唐诗鉴赏

7.李贺唐诗《出城》鉴赏

8.《开愁歌》李贺唐诗鉴赏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tangshi/223517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