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论苏轼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留侯论苏轼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留侯论苏轼读后感1
读了苏轼《留侯论》感慨颇深,特别是“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更是鞭辟入里,入木三分。我想就这一点谈谈自己的粗浅的感受。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勇的人能面对意外事件不慌乱,面对无缘由的侮辱不恼怒,这是因为他心胸宽广,志向高远。可见,志向高远的人必能承受过程的艰难。
古之成大业者,不惟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这志向既指处乱不惊又指临辱不乱。正像苏轼所说的,像子房一样心胸宽广、志向高远的人,才能承受过程的种种艰难。“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这段精辟的论述,告诉后人,有大志者不畏艰险,视挫折为财富,砥砺磨难,终成伟业。“自古引胸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清华大学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作为校训。
遇险则惊,临辱即乱,那是庸人的表现。惊慌失措,睚眦必报的人修养太差,志向甚低,其结果是小事乱大谋,小羞阻大业。他们根本就不能担当重任,挑不起大梁。成大业者韩信忍胯下之辱,终成骁勇大将;子长遭宫刑未堕志,卒修信史照尘寰。可以说危难和屈辱是英雄的试金石,古往今来的伟人无不是砥砺危难和屈辱,志而弥坚,走向成功。
今天,我们要弘扬古人之长处,心中自有鸿鹄志,不畏屈辱与危难,风雨不动安如山,愈挫愈奋,潜心钻研,创出自己的一片蓝天。
留侯论苏轼读后感2
又读了《留侯论》,对这位流芳百世的大文豪更是崇拜不已。
文章开篇,便以“忍”之一字作为出发点,然后以“忍小忿而就大谋”为线索贯穿全文。张良能忍,所以辅佐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郑襄公能忍,所以保全了自己的国家;越王勾践能忍,所以一举击败吴王差,重振越国;汉高祖刘邦能忍,所以建立了汉朝,又除了韩信。可见,“忍”,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钻研的学问。
《留侯论》所带给我的,不是文章本身的'形象生动、流畅自然,而就是那一“忍”字。作为高中生的我,或许谈这一字还时候尚早,功力尚浅,即便是说了,也不过是把他人的观点再重复一遍,所以这篇文章,我更乐意由“古之忍者”进化为“今之忍者”。再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哪一个成功者不是一个“忍者”?我只是一个X凡的学生,却也知道商场上的尔虞我诈,每一个成功的商人都懂得如何为自己的公司取得最大的利益。这里,我对他们所怀有的,只是敬佩。我敬佩他们敢于在社会中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天,更敬佩他们忍的功夫。排除自身的本领,我想在商业谈判中“忍”就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了吧。不论是合作还是吞并,谁更能忍,谁就能为自己尽可能的多争取一些利益。比尔·盖茨曾说过“这世界在你有成就前不会在意你的自尊”,可见他在成功之前也经历过很多,忍耐过很多。由此可见,“忍”是现代商人的必修课。
其实,在我看来,生活中有很多情感是由“忍”发展而来的。当被家长误会时,我们要心胸气和的向他们解释,不要争吵,这其中的“心胸气和”“不要争吵”的本质不就是“忍”吗?当学习上有问题时,不要气馁,要坚持不懈的钻研,这其中的“不要气馁”“要坚持不懈”的本质不就是“忍”吗?由此可见,“忍”是现代人的必修课。
留侯论苏轼读后感3
《留侯论》这篇文章告诉我:做每一件事情都要沉着冷静,不能急于求成。受了侮辱,挺身而斗,这不算勇敢,真正的勇敢者受骂受辱也能忍耐,不能因小失大,只有这样,以后才能成大事。这个美德的模范是谁呢?当然是汉朝的开国大将军韩信和开国名相张良啦!
韩信从小就想当大将军,统一天下。有一天,他在街上佩着宝剑走着,一个人迎面而来,看不惯他天天佩着把宝剑,就侮辱他说,韩信如果你会武功,就杀了他,要不然就从他的胯下钻过去。韩信知道杀人偿命的后果,那以后还怎么当大将军呢?于是就从他的胯下钻了过去。这就是有名的“胯下之辱”。后来,韩信当上了大将军,为统一汉朝立了大功。我们从小要像韩信那样,那将来不就能成大事了吗?
张良年轻时意气方刚,想去刺杀秦王,结果失败了。有一天,他在桥上遇到了一个隐居老者,老人知道他很有才华,但得知他刺杀秦王失败了,便很痛惜,就故意侮辱他,让他干下人的活。张良没有生气,忍住了。老人的教诲启发了他,从那以后,张良就学会了忍,帮助刘邦统一了天下。同时,他还教刘邦要懂得忍。有一次,韩信立了功,想要在齐国称王,管住齐国的土地,刘邦知道后,气得暴跳如雷,这家伙!立了点功劳就想称王!那如果立了大功,不就要当皇帝!那我不是被赶下台了!张良悄悄地踢了刘邦一脚,刘邦马上醒悟过来,转口说要给韩信封真的王,没有因这事与韩信决裂。
文章也告诉我们,当时项羽为什么没有得到天下呢?是因为他以为自己能够百战百胜,从而骄傲自满,轻用其锋,最后输给了刘邦。像他这样取得一点成功就骄傲自满,没有正确对待事情的人,是不会成功的。
从现在开始就学会“忍”吧,将来你一定会成大事的。
【留侯论苏轼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相关文章:
5.苏轼诗精选
8.精选苏轼的古诗
9.苏轼的古诗精选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ushi/33256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