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蜀道难》艺术特色分析

蜀道难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蜀道难》艺术特色分析

  《蜀道难》抒发诗人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犹豫、徘徊,心中无法排遣的愤懑、忧虑,同时对当时腐朽的封建社会及黑暗政治进行了猛烈抨击。

  在盛唐诗人中,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甚至,在整个中国诗歌史上他的诗歌的艺术特色也是绝无仅有的。他上承屈原,将中国诗歌的浪漫精神推向了顶峰。《蜀道难》则堪称是李白的代表作,它集中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和作者的创作个性。

  《蜀道难》代表了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雄奇。唐殷璠《河岳英灵集》说:“至如《蜀道难》等篇,可谓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调也。”因此,从李白的代表作入手,分析其诗歌的艺术特色既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惊人的幻想 、极度的夸张 、贴切的比喻和反衬的运用,在《蜀道难》中都表现得非常突出。

  李白具有惊人的想象力。“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者,有李太白。”(〔唐〕皮日休《刘枣强碑文》)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作者通过神话描写,既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的极度艰难,又给“危途难行”的主题作了极精彩的渲染。“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以“六龙回日”的神话极写山势之高峻。按理六龙驾着太阳神坐的车子应通行无阻,可它也竟然被蜀道上的险山挡住了,太阳神也不得不转驾回宫,那行路人就更不要说了。“子规啼月夜”这是暗用蜀王杜宇的传说,给山行的描写笼罩上凄厉愁绝的气氛。传说子规的啼叫声,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那作者劝阻友人的用意已暗含在鸟鸣声中了。这实在是奇妙生动、令人拍案叫绝的写法。这种罕见的奇特体调的形成,自然得力于那种令人难以比美的超凡绝伦的想象了。诗人的想象,出入古今,驰骋上下,从古到今,从天上到地下,所有的想象都临近或超越了事物性质的极限,基本是超现实的。因此形成的意象,一个接一个的急促奔涌,奇意迭出。

  李白善用极度的夸张。他的夸张与众不同处,往往是将事物夸张到极度,并且动辄用“千”“万”等数词来形容、装饰,如“燕山雪花大如席”、“朝如青丝暮成雪”、“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轻舟已过万重山”等脍炙人口的诗句,都是典型的。《蜀道难》的夸张也到了无以复加、登峰造极的地步。古人常以绝对办不到的事比喻成比登天还难,而诗里却极力夸张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除此恐怕没什么更夸张的写法了。“扪参历井仰胁息” 也是绝妙的夸张之笔。“扪”“历”两个动词的连用,显出友人出没在星宿之间,那山之高就不言而自明了。“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个描写与《蜀道难》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极度的夸张中都能让人在触觉上找到共同的感觉。成语有云,谈虎色变,他却道“蜀道之难”,“使人听此凋朱颜!”民谣相传,“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到他笔下竟成了“连峰去天不盈尺”,真比后世民谣“离天三尺三”的说法更具夸张性。“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则更是让人在听觉上找到了共鸣。为了强调秦蜀交通阻隔时间之久远,他说是“四万八千岁”,为了突出青泥岭山路之盘曲,他说是“百步九折”;而为了显示蜀道之高耸,他甚至夸张说连为太阳驾车的六龙至此也要掉头东返……这些极度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物实际,但却有力地突出了蜀道之艰险雄奇,突出了它不可攀越的凛然气势。

  贴切的比喻也是李白诗歌的一大特色。作者写到蜀中要塞剑阁,“剑阁峥嵘而崔嵬”,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三十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劝人引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虽说反衬手法不能算是李白创作的主要特色,但在《蜀道难》中却为该诗增色不少。作者从鸟兽的感受来刻画蜀道之高险:黄鹤难飞,猿猴愁攀,以猿鹤面对高峻的山崖无可奈何的描写,反衬行路之人陷入困境。从行人的感觉来具体描写蜀道之艰险:峰回路转,山势险峻,表现人走在上面的畏惧心理。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以山川幽冷深寂的悲凉气氛来衬托渲染蜀道之艰险;古木荒凉,鸟声凄切,将自然界渲染上了旅愁;还具体描绘了行人眼中的蜀道等等来衬托蜀道难行。

  在诗中,诗人还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反复)形式,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反复咏叹,内容逐次加深,使人产生“一叹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推陈出新形式、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让我们领略了“诗仙”李白的才情,《蜀道难》不愧为一篇“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浪漫主义杰作。

  拓展阅读:《蜀道难》读后感

  昨天晚上看李白诗,自打上学课本上学过几首外,一直没看过,结果很震憾,欣赏他的洒脱与才气,心下想写篇读后感,未料有人捷足先登,写的比俺写的好许许多,若再写肯定苍白,于是抄来,第一次抄人家的东西。

  “噫吁嘻,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诗篇开头的一句绝叫,绝不是萎缩懦弱冷漠沉沦之徒所能写出的。只有李白,只有胸中激荡着狂涛巨澜的李白,才能从心底油然呼来,叫板而出!

  只有李白,只有有着风卷残云般气魄的李白,才能让蜀道上连天的群峰,壁立的悬崖,汹涌的恶水,凄凉的丛林,还有那磨牙吮血的恐怖,全都渲染出大气磅礴的长轴画卷,才能凸现出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崇高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空间上难度上的极度扩张;“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这时间上的极度绵延拓展;“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这“五丁开山”的巨大的神勇力量;“飞湍瀑流争喧豗 ”的汹涌激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奇险峥嵘,这一切的一切,在诗人如椽巨笔的挥洒下,没有一个不是突破景物常态的,没有一个不是宏大壮阔的,没有一个不是粗拙奇谲的,也没有一个不是令人心动魂悸的!总观全诗内容,真正体现了一种雄健伟岸,高峻奇险,浑然天成的崇高美,一种气象不凡的壮阔美!

  “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百字”,正因为情感的狂放不羁,酣畅淋漓,李白才要一唱三叹,回环跌宕;正因狂放不羁,情不由己,李白才能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上天入地,才能奇特的想象,斗胆的夸张。正因为狂放不羁,全诗才能在情感的旋律线上,在诗歌的整体气势上,在篇章的布局上,大开大合,大起大落,急骤奔突;才能呈现出风驰电掣般的运动美,变幻莫测的迅疾美!才能给人以长风之出谷,雷电之惊闪,万马之奔腾的强烈的震撼力!

  由于奔放不羁,豪迈恣肆,古乐府单一古板的句式,已远远适应不了李白那如长江大河般奔涌的情感了,于是,突破旧乐府的句式特点,也就成为必然。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最长的九字句,这些长短不齐,流转自如的句式,也只有这些句式,才能像“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样,轻重缓急地表达出诗人奔放如风,迅疾如电的豪迈情怀,才能涂抹出气象不凡的浪漫主义的壮丽画卷。笔力的雄浑洒脱,龙腾蛇行;语言的参差错落,摇曳生辉,都使狂放浪漫的绝唱,平添了酣畅的流转美,起伏的参差美和动人撼人的节奏美!

  “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当李白迷醉于自己的精神家园,陶醉在巴山蜀道上的一幅幅雄奇俊美的图画时,他的“狂放”“洒脱”,可谓发挥到了极致!

  《蜀道难》,一首狂放的浪漫的绝唱,从内容到形式,无不都是诗人狂放之情主宰下的鬼斧神工般的走笔渲染,写意泼墨!

【《蜀道难》艺术特色分析】相关文章:

1.蜀道难艺术特色分析

2.《蜀道难》的艺术特色分析

3.《蜀道难》的艺术特色

4.《蜀道难》艺术特色

5.蜀道难艺术特色

6.《蜀道难》ppt及艺术特色

7.李白《蜀道难》艺术特色

8.蜀道难的内容评价及艺术特色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hudaonan/320812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