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蜀道难的教学教案 大家了解过多少呢?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下面就是小编分享的蜀道难教学教案范文 ,一起来看一下吧。
蜀道难教学教案篇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在初中学过李白的很多诗句,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蜀道难》
师:课文大家已经课前预习了,预习之后,不懂的字音字义交流一下(生没有出声交流)
师:看来大家没什么问题那老师检测一下
二、预习检测(10分钟)
预习检测一 读准字音
一生说,另一生纠错,生齐读
Ppt出示:
1、不与秦塞通人烟2、猿猱欲度愁攀援3、砯崖转石万壑雷4、飞湍瀑流争喧豗
5、胡为乎来哉?6、但见悲鸟号古木7、磨牙吮血,杀人如麻8、侧身西望长咨嗟
预习检测二 解释词语
一生说,另一生纠错
师提示积累方法:借助注释,圈点法师生齐读
Ppt出示:
1、危乎高哉2、畏途巉岩不可攀3、扪参历井仰胁息4、剑阁峥嵘而崔嵬
三、出示教学目标:
1、借助诵读,明确主旨,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借助诵读,涵咏语言,体悟文本丰富的意蕴
生齐读目标
四、诵读(20分钟)
1、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句读
师评:字音准,语速稍快《蜀道难》本为乐府旧题,应用“咏叹调”,读时要“咏叹”
Ppt出示:大声诵读全文,试着圈画出本诗的主旨句和能够表现蜀道之难的关键词
生1读,师指导读:危乎高哉 上青天
生齐读,师打手势再次指导“上青天”的诵读
师:哪句是表现“高”的诗句?
生2读
师:非读不能明其志有两种读书方法——把书读厚,把书读薄现在我们用这两种方法,借助想象,再次诵读
Ppt出示:把书读厚——大声诵读,找出具体表现蜀道其“高”和“险”的语句,然后选出你喜欢的一处,和大家分享一下喜欢的理由
师提示:我喜欢: 喜欢的理由是:
共5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做分析,老师指导诵读(10分钟)
Ppt出示:把书读薄——请结合原文语句思考:作者反复吟咏蜀道之难,其写作目的是什么?
生1:对朋友的嘱托
生齐读“问君西游何时还”句
师:咏叹调该如何读?
生再读(师读上句,生齐读下句)
五、探究(5分钟)
师:是人反复强调蜀道之难,目的何在?
生:不如早还家
师:整首诗348字,经过大家的梳理,变成简简单单2个字——还家
Ppt出示:
观点之一:
一般认为,这首诗作于公元742年至744年当时李白身在长安,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作
观点之二:
李白二十六岁时只身出蜀,四十二岁才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但并无实职唐玄宗沉迷于声色,任用奸臣李白气质傲岸,桀骜不驯,蔑视权贵不久,得罪权贵,而被 谗言毁谤,排挤出京作者在写这首诗时融入了身世之感,故此诗是为自身而作
师:为什么为自身而作?交流讨论一下
生短暂交流讨论
生1:政治仕途凶险,想早日回家
师:蜀道之难,比不上政治凶险,《梦游天姥吟留别》最后他怎么说?
生:安能……
师做结:他要回到他的浪漫中去,回到他浪漫的山水中区从大家的交流中,我感受到大家正逐步走进李白的内心世界,李白是豪放的,李白也是孤独的既是送友人而作,也是借助诗文抒胸中块垒
师生齐读全诗,再读“剑阁”几句
【评述】
一、整体设计不错
老师以“把书读厚——把书读薄”为主线,串起整节课堂,在诵读中感悟诗歌中体现的感情和诗歌主旨,做到了“读思结合”,非常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
二、诵读环节
这堂课,老师同样重视了对文本的诵读,有齐读,单个读,还有师生互读,形式多样,而且,老师的指导也非常好,尤其是关于“上青天”处的重音指导非常出彩但是我个人认为,老师一上来就让学生齐读不太好,不如单个读然后纠错,老师明确强调诵读重点后再齐读,效果可能更好学生在后面的诵读中有误读的字音证明上来就齐读确实不太好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hudaonan/2191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