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外面静悄悄的,仿佛只有雪花在轻轻飘落,在上演着一场好戏,真像是一个粉妆玉砌的银色王国。马路上像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地毯,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冰雪覆盖的世界分外妖娆。下面是古诗中有关描写雪的诗句,欢迎大家阅读!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唐·白居易《夜雪》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唐·刘驾《苦寒吟》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乱山残雪衣,孤独异乡人——唐·崔涂
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急景忽云暮,颓年浸已衰。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李商隐《幽居冬暮》
其他朝代及近代描写冬天的诗句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无冬无夏。——《诗·陈风·宛丘》
雨雪瀌瀌,見晛曰消(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清·洪升《雪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如雪——南北朝·范雪
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元·黄庚《雪》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寂寂栖心向杳冥,苦吟寒律句偏清。云凝止水鱼龙蛰, 雪点遥峰草木荣。迥夜炉翻埃烬色,天河冰辗辘轳声。归飞未得东风力,魂断三山九万程。——翁洮《冬》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 《梅花》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李颀《古从军行》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祖咏《望蓟门》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柳中庸《征人怨》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玉龙:形容飞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 ——宋·周邦彦
[延伸阅读]
描写雪的文章400字
已经是冬天了,天气格外的冷,让人不敢伸手,呼呼的北风刀子似的刮着,落尽了叶的'小树,伸展着光秃秃的枝条,在罡风中颤栗的摇曳着。
中午时分,冬爷爷给我们送来了礼物―――雪。这雪,下得好大,我接住一片雪花,可它一眨眼的工夫就没了。捉住一片放在舌头上,这雪像糖,不甜;像味精,不鲜;像海盐,不咸。这雪花,一会儿钻进你衣服里,一会儿落在他脸上,就像一个个调皮的精灵,给大地披上了银装。渐渐地,在大家的笑声中,满天飞舞的雪花,在天地间,挂起了雪帘。
下了一夜雪,早晨我起床后向窗外望去,太刺眼了,白茫茫的一片,房屋、地面、树上都盖满了洁白无瑕的雪,近看枝头犹如挂满了梨花,蓬松松的,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太阳渐渐出来了,房顶上厚厚的积雪开始慢慢融化。这时的房子好像在哭,流下了一滴滴泪水,很快又结成了冰,于是房檐下就吊上了根根冰条,好像是晶莹透亮的胡须,把它们扳下来,敲击出风铃般悦耳的声音。这时再看房子,俨然一副圣诞老人的扮相了。
让我留念的银色雪装,还是在太阳的烘烤下褪去了。这场雪,也和我们不辞而别了,正如歌里所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令我思念不已。
【古诗中描写雪的诗句】相关文章:
1.初中诗中雪的诗句
2.古诗中写雪的诗句
3.古诗中含雪的诗句
7.描写雪的诗词古句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hiju/19426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