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游子心中的乡愁如同清水中的一滴墨汁,是剪不断的情感,是抹不掉的过去。那么,表达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有哪些呢?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表达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落叶>
唐·孔绍安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忆故林。
2、<题大萸岭北驿>
唐·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岭头梅。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6、<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天又一年。
7、<萤火>
唐·杜甫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阳飞。
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
随风隔幔小,戴雨望林微。
十月清霜重,飘零何处规。
8、<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行人,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且未休兵。
9、<题稚川山水>
唐·戴叔伦
松下矛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10、<行舟>
唐·李益
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
闻道风光满杨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11、<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2、<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3、<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中间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4、<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5、<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6、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杜牧:《旅宿》)
17、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1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9、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卢纶:《晚次鄂州》)
20、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1、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
22、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韦庄:《章台夜思》)
2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24、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诗经·周南·卷耳》)
25、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王维:《桃源行》)
26、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视人。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王维:《桃源行》)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hiju/19117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