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诗句为律诗结构,格律要求严格,比如先秦时期诗一般每句四言律诗,见于《诗经》。后发展为五言或七言律诗,见于唐诗。下面是思念远方亲人诗句大全,请参考!
思念远方亲人朋友诗句
1.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
2.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
3.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
6.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
8.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
9.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10.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
1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2.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
13.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1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6.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17.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赠别
1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20.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2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3.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24.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夜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2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2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27.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
28.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
29.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3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3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2.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3.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34.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3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
36.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37.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王维《杂诗》
38.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39.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古诗历史
中国古代诗歌体式繁多,在古诗分类和法上也众说纷纭。尤其是对于乐府、古风、歌行体三类诗,更易混淆。因为,从形式上看,乐府体与古风都是五言体,七言古诗与歌行体都是七言体,很难区分。但是,从古代以来,人们比较一致地承认它们在表达内容、手法、风格特色区别,对它们有约定俗成称呼。
人教版八年级(下)在《诗五首》“研。请从句式、叙事、抒情等方面说说这两首诗异同。”又九年级(上)知识短文《怎样读书》中说:“杜甫《石壕吏》格律较宽,叫古风……”
这里叫法,不符合习惯。人们习惯上把杜甫《茅屋》一诗叫做“七言古体诗”,而把岑参《白雪歌》叫做“七言歌行体”,编者也明显看到了两诗“异”,所以出这样问题。而杜甫《三吏》《三别》虽然在形式上与“古风”同为五言,但习惯上人们把《石壕吏》叫做“新乐府”,而不叫“古风”。为了说清这个问题,需要对中国古代诗歌体式作一简要回顾。
我国最早诗体是四言“诗经体”,接着出现了以屈原《离骚》为代表“楚辞体”(也叫“骚体诗”),后者用连词“之”和语气助词“兮”将句式变长,如“帝高阳之苗裔兮”(《离骚》)、“操吴戈兮披犀甲”(《国殇》),这为后来五、七言诗提供了先例。因此,《诗经》与《楚辞》成为中国诗歌之源。
至汉代,出现了专门负责搜集各种诗歌、民歌机构“乐府”,它所搜集最有影响是民间诗歌,这就是我们今天还能看到“汉乐府民歌”。它最大特点是现实性强,通俗明快,形式上以五言为主。如教材八年级(上)中《长歌行》及高中课本中《饮马长城窟行》《十五从军征》等,即是“正宗”“汉乐府”。汉乐府民歌内容体式影响了当时及后世文人诗歌创作,至东汉末年,代表文人五言诗成熟《古诗十九首》出现,其中吸收了乐府民歌许多特点,这对古诗体式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尤其是在魏晋南北朝及唐代,汉乐府发展衍变形成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人以模拟为创作“古题乐府”(也叫“乐府”),它借用“汉乐府”题目,写新内容,犹如“旧瓶装新酒”,如曹操《步出夏门行》((七上)、杨炯《从军行》、李贺《雁门太守行》(九下)、李白《蜀道难》《将进酒》(高中)等。这些诗特点是虽沿用了汉乐府题目,但写内容是新,不过与原题有一定联系,如“从军行”与队军事有关,“雁门太守行”与边塞有关。文人模拟乐府在内容上从汉乐府叙事为主转变为以抒情为主式。七言古题乐府,今能见到最早是三国时曹丕《燕歌行》,至南齐梁时鲍照始大力为之,写出了《拟行路难》(18首)等。乐府诗可以歌唱,而七言乐府体主要是以吟诵为主,在内容篇幅上,一般比较长,吟诵时如行云流水,一气而下。它以自由转换韵脚来极尽内容多变、结构转折、气势壮阔、感情跌宕多姿之妙,这种诗体适宜于承载较大思想内容、抒发激越奔放之情,既有古乐府通俗明快特点,又以文人抒情言志为主,形式以七言句式为主,间有杂言,文采飞扬,读来抑扬顿挫,所以人们又称之为“歌行体”。
中国最早诗句为律诗结构,格律要求严格,比如先秦时期诗一般每句四言律诗,见于《诗经》。后发展为五言或七言律诗,见于唐诗。下面是思念远方亲人诗句大全,请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hiju/18314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