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赞美祖国好河山的诗歌

诗歌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记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艺术就是诗歌。下面是赞美祖国好河山诗歌,请参考!

赞美祖国好河山的诗歌

  赞美祖国好河山诗歌

  1、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2、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

  3、夜气滃南屏,轻岚薄如纸。钟声出上方,夜渡空江水。

  4、一峰一高人,两人相与语。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5、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烟柳幕桃花,红玉沉秋水。文弱不胜夜,西施刚睡起。

  7、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8、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9、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

  10、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1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12、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1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15、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17、深柳叫黄鹂,清音入空翠。若果有诗肠,不应比鼓吹。

  18、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1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20、高柳荫长堤,疏疏漏残月。蹩躠步松沙,恍疑是踏雪。

  21、万顷西湖水贴天,芙蓉杨柳乱秋烟。湖边为问山多少?每个峰头住一年。

  22、一望烟光里,苍茫不可寻。吾乡争道上,此地说湖心。

  23、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24、深恨放生池,无端造鱼狱。今来花港中,肯受人拘束?

  25、残塔临湖岸,颓然一醉翁。奇情在瓦砾,何必藉人工。

  26、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吹来忽不见,望湖楼下水如天。

  27、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2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9、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3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31、湖气冷如冰,月光淡于雪。肯弃与三潭,杭人不看月。

  32、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33、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34、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3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36、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37、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9、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40、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

  4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42、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苍苍。清吟杂梦寐,得句旋已忘。

  4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4、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桂林山水》

  45、尚记梨花村,依依闻暗香。

  46、我饮不尽器,半酣尤味长。篮舆湖上归,春风吹面凉。

  47、四面空波卷笑声,湖光今日最分明。

  古诗分类

  中国古代诗歌体式繁多,在古诗分类和叫法上也众说纷纭。尤其是对于乐府、古风、歌行体三类诗,更易混淆。因为,从形式上看,乐府体与古风都是五言体,七言古诗与歌行体都是七言体,很难区分。但是,从古代以来,人们比较一致地承认它们在表达内容、手法、风格特色区别,对它们有约定俗成称呼。

  人教版八年级(下)在《诗五首》“研讨与练习”第二题中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歌行体’诗,形式自由,语言流利,格调奔放。请从句式、叙事、抒情等方面说说这两首诗异同。”又九年级(上)知识短文《怎样读书》中说:“杜甫《石壕吏》格律较宽,叫古风……”

  这里叫法,不符合习惯。人们习惯上把杜甫《茅屋》一诗叫做“七言古体诗”,而把岑参《白雪歌》叫做“七言歌行体”,编者也明显看到两诗“异”,所以出这样问题。而杜甫《三吏》《三别》虽然在形式上与“古风”同为五言,但习惯上人们把《石壕吏》叫做“新乐府”,而不叫“古风”。为说清这个问题,需要对中国古代诗歌体式作一简要回顾。

  我国最早诗体是四言“诗经体”,接着出现以屈原《离骚》为代表“楚辞体”(也叫“骚体诗”),后者用连词“之”和语气助词“兮”将句式变长,如“帝高阳之苗裔兮”(《离骚》)、“操吴戈兮披犀甲”(《国殇》),这为后来五、七言诗提供先例。因此,《诗经》与《楚辞》成为中国诗歌之源。

  至汉代,出现专门负责搜集各种诗歌、民歌机构“乐府”,它所搜集最有影响是民间诗歌,这就是我们今天还能看到“汉乐府民歌”。它最大特点是现实性强,通俗明快,形式上以五言为主。如教材八年级(上)中《长歌行》及高中课本中《饮马长城窟行》《十五从军征》等,即是“正”“乐府”。汉乐府民歌内容体式影响当时及后世文人诗歌创作,至东汉末年,代表文人五言诗成熟《古诗十九首》出现,模拟为创作“古题乐府”(也叫“旧题乐府”),它借用“汉乐府”题目,写新内容,犹如“旧瓶装新酒”,如操《步出夏门行》((七上)、杨炯《从军行》、李贺《雁门太守行,如“从军行”与队军事有关,“雁门太守行”与边塞有关。文人模拟乐府在内容上从汉乐府叙事为主转变为以抒情为主;在形式、手法上,则借鉴其通俗明快而又加以“雅化”,增添文人色彩,提高艺术品位。“古题乐府”有五言与七言两种形式。七言古题乐内容多变、结构转折、气势壮阔、感情跌宕多姿之妙,这种诗体适宜于承载较大思想内容、抒发激越奔放之情,既有古乐府通俗明快特点,又以文人抒情言志为主,形式以七言句式为主,间有杂言,文采飞扬,读来抑扬顿挫,所以人们称之为“歌行体”。

  另一种则主要是借鉴“汉乐府”叙事为主、反映现实内容特点和浅显平易通俗表达特点,用它来反映当时社会现实,以引起人们对社会关注。它并不再借用“汉乐府”原有题目,而是根据反映事件不同内容而命名,所谓“即事命篇,无复依傍”。唐朝杜甫关心国事,用笔反映“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现实,写许多这样诗,如《兵车行》(高中)专写唐王朝穷兵黩武开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三吏》(《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写“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巨大痛苦等。这些诗,主要在实质上继承“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传,形式与五言古体诗无异。稍后元结、顾况等诗人也写过这样诗。至中唐时,白居易、元稹等现实主义诗人为挽救当时国家衰落,用诗歌反映社会现实弊端,以引起统治者注意,遂大力提倡杜甫、元结这些诗歌形式,并冠之于“新乐府”称号,发起“新乐府运动”。他们自己也写不少“新乐府”,形式上五言、七言都有。如白居易《观刈麦》(九上)、《卖炭翁》《新丰》《杜陵叟》等,都是叙事性强、平易通俗“新乐府体”。《竹林答问》中说:“古诗、乐府之分,自汉、魏已。乐府音节不传,唐人每借旧题自标新义。至少陵,并不袭旧题,如《三吏》《三别》等诗,乃真乐府也。”(《清诗话续编》222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概要地指出新乐府诗特点。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hige/194647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