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馨
(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山东威海264209) 摘要:传统的文学观念认为诗歌是一种抒情文体,而忽略了诗歌的另一属性一叙事性。诗歌不是单纯的情感堆砌,而是多种表达手法聚合起来的以抒情为鲜明特征的一种文体。相比于抽象的抒情性,叙事手法具有更明确的客观指向能力,也更利于调动读者的相似经验和阅读参与。在叙事性手法占到较大比重的诗歌中,诗人会塑造出代表自己一部分人格的叙述者,进行回忆、想象、记录和反思。这一角色的存在,不仅改变了诗歌情感表达的方式,而且强化了诗歌意象的表现效果。
关键词:诗歌;叙事性;叙述者;王家新
中图分类号:1207 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 08—0178—03
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叙述性写作手法,改变了中国文学对于诗歌理论的传统定位,以现代化的表达与接受方式实现了诗歌文体边缘性地位的逆转。叙述性不仅仅是一种话语表现方式,还是八九十年代的社会环境与文化氛围对诗人提出的战略要求,于是原有的所谓规则、真理都不得不面临质变的重构。相比于传统的抒情技艺,叙事能力更充分地体现了诗人们感受世界、挖掘内涵、表达自我的语言能力。无论直言或含蓄,诗人在情感呈现出来之前,总无法避免最基础的叙事铺垫,否则便可能诗体空洞、情感漂浮。
一、现代汉语诗歌在当代的叙事性表现
在传统的中国诗歌理论中,诗长于抒情,贵在抒情。但是,“抒情”只是一种表达方式,诗歌的表现手段却是不能单一的。因为情绪的呈现,需要诗人进行客观对应物的联想和筛选,才能找到最适宜的表达方法。无论是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还是情景交融”,都只是表达手法的概括性称呼。而这些称呼只注意到了情感与客观世界的联系,忽略了让情感具有现实价值的叙述手段。
抒情和叙事都只是诗人在写作时的策略选择,诗歌所呈现出的抒情性和叙事性,都不能成为定义其属性的依据。所以,从诗歌的叙事性与抒情性的比重出发来定义诗歌性质似乎并不十分合适,因为诗歌的叙事性”有别于所谓的“叙事诗”。同样的道理,将诗歌”等同于“抒情诗”的观念,显然也是以偏概全的。事实上,19世纪之前的大部分诗歌都不是抒情诗,而是叙事诗或话语诗……把诗歌混同于抒情诗是相对晚近的现象,因为在19世纪以后,所有的诗歌类型(散文类型也同样如此)都经历了被文学史学家阿拉斯泰尔?福勒称之为的抒情诗变形”。诗歌的叙事性不讨论情节走向,更加注重生活中的场景描写与心理阐发,是一种直面生存体验的表达姿态。抒情的缘起是事端”,叙事的感性境界为抒情,二者并非处在决然分开的两个领域。无论采用何种表现手法,叙事一直都是存在于诗歌写作过程中的延续性存在,
中国诗歌在20世纪80年代发生了转向。历史语境的变化和对诗歌写作向度的探寻,使得诗歌出现了新的面貌:突破守旧的时代性、意识形态的非传统性以及艺术观念的革命性。诗歌的承载能力远远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诗歌体裁的扩展和言说方式的多样,体现了彼年代诗人们的集体突围。这种实验意识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写作的难度,消解了崇高,抑制了无限制的高度追索,以新的方式还原诗歌本体的韵律和美感。抒情性的吟唱收敛为经验性的思考,宣泄式的表达转入冷静的分析与质疑。诗歌情感表达方式的冷静化,改变了诗人的抒情姿态。他们将自己置于人文精神之复杂矛盾性的漩涡中,置于具体生存境遇的可变路标之上,精准地进行着命名、推翻和求证的工作。
每一种新生的文学潮流都会引起破坏性的尝试。20世纪80年代的一部分先锋诗人,虽然以全新的姿态迎接着叙事性的写作潮流,却又陷入了过于口语化的误区。他们过分注重情感的宣泄,过于直白而单纯的进行表达,降低了诗歌技艺能够承担的美学效应。他们使用没有任何遮蔽与装饰的语言,致使任何一点瑕疵都会在毫无遮拦的诗行间原形毕露。口语化的叙事方式固然有其特点,其所宣扬的文艺理念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但是,在单纯讨论传达情感的叙事艺术时,避免平面化的表达倾向,也许会更方便读者向深度挖掘诗歌内涵。这里的深度”,是指感受的深度以及思考的深度。诗歌将受述者带到不同的人类世界,他们对于外界的感受与叙述指向紧紧联系在一起。受述者每一次深浅不一的感同身受,都会因为叙述者的语言包容度而有所不同。
王家新在叙事当中引入了大量日常场景的再现,对诗歌材料进行了现实性的处理,使得诗歌语言具有了更加细腻的表达能力。这种切近生活本身,而又能够保持适当距离的文本写作,让读者更加便于发觉琐屑之中的美好与丑恶。
人生的体验往往存在着回转的相似性,意识流的手法最适于表现不同场景下的混沌思维,拼接式的感悟最易引起不同矛盾的冲突。王家新以意识流手法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个普通事件,使不具有存续属性的事件转化为对人之具体生存情境的分析和研究,承担更加深重的人性内涵。在《伦敦随笔》中,不同的几个你”在相异的历史时空中存在,又在相同的写作时空中聚合,使整首诗歌散发着浓烈的现代性。不同时间维度的各个主体们不产生互动,经验叙事看似浅显,却能够直达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中。“离开伦敦两年”的你”、唐人街中的你”、“英格兰恶劣的冬天”中的“你”、“在移民局里排长队”的你”、“在莎士比亚酒馆坐下”的你”、在狄更斯阴郁的伦敦”中的你”、在隐晦的后花园”中的你”……“你看到了这一切。/一个中国人,一个天空深处的行者,仍行走在伦敦西区”。诗人在回忆,在一步步还原伦敦生活中的自己,在客观审视着不同场景中的自己。叙述者让诗人得到了旁观的自由,不必以第一人称进行自我剖析。灵活的视角在不同场景中转换,从容的回望式思考,让全诗更具包容收敛的效果。客观冷静的叙述语调配合着戏剧性的`故事走向,加上叙述者也许是因为事件本身的复杂性而持有的迟疑态度,使得诗歌具有了巨大的包容力。诗歌不再单纯地依靠时间逻辑完成架构,而成为了不同场景的交织与杂糅。诗散发着厚重的生存力量和生命力量,而不仅仅是情感力量。诗人也转换为时而参与故事、时而跳脱出来的叙述者,身临其境的感性与冷眼旁观的理性互相牵制,拉开了主人公与故事本身的距离,诗行中间活跃着一个讲述自身故事、质疑他者”故事和与受述者情感交流的诗人。
《一九九八年春节》最基本的展开方式是叙事和描写,碎片式的场景转换,营造出偶然性的不可预测感。鞭炮声中的沉思、儿子越洋电话中的坚韧、关于乡土中国的记忆、对于伟大生命的朝拜……读来让人觉得这首诗充满了力量感,而其力量的基础,就是一个个接近白描的场景再现与说明性质的叙述口吻。得益于叙事手法的灵活性与叙述者的主动性,作品中场景与情绪的转换呈现出了一股掌控性的力量。对于一个具体场景的停留只是点到即止,受述者无法预测接下来会看到什么场景,也就不能够继续任由情感惯性进行引导。对于叙事可预测性的表面打破,使整首诗歌充满了戏剧化色彩。戏剧化的叙事加上戏剧化的描写,能够勾起受述者戏剧化的阅读体验。
余光中曾说:“内行人都知道,就诗的意象而言,形容词是抽象的,不能有所贡献。真正有贡献的,是具象名词和具象动词,前者是静态的,后者是动态的,但都有助于形象的呈现。”于此,对于复杂的现代社会来说,单纯的抒情表现出的承载主旨之能力便显得越发吃力。《日记》这首诗歌之所以情感细腻,是因为叙事因素赋予了叙述者以情绪来源,“嗅、呼吸、进入、写作”,连成了一条含蓄的叙事线索,虽然没有明显的情节,却有一种跳跃逻辑的诗性美感。朴实与低沉的叙述语调,在情感强度方面并没有逊色于90年代其他激昂的浪漫主义抒情诗歌。如此简单而虔诚的叙述方式,反而比膨胀的激情更具浓烈的人文理想色彩。叙述者不采取主观抒情的方式,避免了情绪的狭小格局,将叙述者我”放置于生活中,在静态的思绪里探索生命与灵魂的伟力。冷静的语调散发出压抑着不能自由释放的张力,虽没有一句束缚”,却让人读来倍感压抑。叙述者以日常场景切入内核,不需要借助于背景渲染,也没有直露的人生感叹,却能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亦步亦趋的阅读下去。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hige/18757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