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鉴赏

诗歌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诗歌是高考的考点之一,关于诗歌的考点有哪些呢,以下是相关内容,大家一起来参考学习吧!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鉴赏

  2017届高三语文高考复习综合训练:古代诗歌鉴赏

  第一章

  考纲解读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考试要点: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点解读】

  1.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鉴赏作品中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作用)。

  3.赏析作品的表达技巧,包括作品整体或具体语句的修辞手法、写作技法、表现手法和篇章结构特点。其中常见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对比、对仗、用典、夸张、衬托、借代、通感、互文、双关、反语、反复等。

  常见的写作技法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记叙方面重点在赋(铺叙)、兴(先言他物),描写方面重点在动静结合、正侧结合、远近结合、高低结合、视听(声色)结合、虚实结合、工笔与白描、渲染与烘托,议论方面重点在先抑(扬)后扬(抑)、卒章显志,抒情方面重点在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古抒怀、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想象、联想、象征、铺垫、映衬、烘托、先声夺人、以小见大、乐(哀)景写哀(乐)情等。

  常见的篇章结构特点有音韵与节奏、开门见山、首尾呼应、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等。

  4.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包括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分析作品的主旨、形象及其社会意义,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社会价值、人生观。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作者的阶级局限性或认识的局限性。

  第二章 古典诗歌的基本特征及读诗的基本原则

  一、古典诗词的发展变化。

  1、《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的传统,曾为汉乐府民歌、建安诗人、杜甫白居易直至宋元明清的一代又一代诗人所发扬光大。特征: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的愿望。

  《楚辞》开创了浪漫主义的传统,并为李白、李贺、苏轼、辛弃疾、陆游、龚自珍等优秀诗人继承并发扬光大。特征:善用丰富的想象、夸张、象征等手法,重在抒发主观感情。

  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及其特点,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脉络;既要对各个时期的诗歌总体风格有所了解,还要对各个时期的(特别是唐宋时期)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2、诗歌作为典型的文学样式,其思想内容不可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①北朝诗多写征战尚武。②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③唐诗题材丰富多彩。有希望建立军功的、反映边塞生活的、描绘山水田园的,也有献诗以求引荐的、离别思乡的,到唐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文人悯之,于是悯农诗又兴起。总之,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颠峰时期。④北宋诗重义理。⑤南宋诗重抒爱国情,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沦于敌手,这一时期的忧国爱国题材就成为当时诗词中的时代强音。⑥南宋末年以及明朝末年的汉族爱国诗人面对异族入主中原,纷纷表现出时危显臣节的气势。因此诗歌之中多重忠义。

  二、语言

  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等,主要目的是符合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一)、关注词性改变

  例1、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就是形容词活用为使动,把春天来到的情状写出来了,它使江南两岸一下子变得一片翠绿。

  例2 送别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明确:第一句“下马饮君酒”的“饮”字应理解成使动,君准备行走,邀请君下马喝酒,然后才发生了那番对话。

  例3、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明确:“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的“咽”和“冷”,历代被誉为炼字典范,均是使动用法。而上联还是倒装句式,应调整成“危石咽泉声”,意思是高大的石头,使泉水发出呜咽的声音。

  (二)、关注语序倒装

  课内学习过的诗词中,出现了好多的倒装语序句,

  1“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该是“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

  2“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应该是“千古江山,无觅英雄孙仲谋处”,

  3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这里的“湿”和“寒”都是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

  4陆游《昼卧》诗“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帐里生香雾,枕边积书山)

  5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意即“一月夜飞渡镜湖”。

  6《春夜喜雨》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锦官城的花重)

  (三)、关注四类语言

  从内容的角度可以分为:意象语言、情感语言、象征语言、特定称谓语言。

  1、意象语言:诸如松、竹、梅、菊一类事物

  2、情感语言:“悲”“孤”等词语能直接表露感情,如“万里悲秋常做客”

  3、象征语言:有些是某些诗句本身含有一定象征意义,有些是全诗常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即说理诗。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虞世南)

  4、特定称谓语言:如“秋水”指眼睛,“盗泉”旧时常喻不义之财 “鸿雁”指书信。它们大多源于典故或前人诗文,这方面需要平时加强课外阅读,提高文化修养。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的故事,《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中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的诗句。

  (四)、特殊语言形式及表达效果

  1典故 把作品所要抒发的感情暗寓于所用的典故史事

  例: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效果: ⑴含蓄凝练,表意丰富,耐人寻味;

  2谐音 运用音节相同或相近的词去代替另一个词,取得那一个词的意义效果

  例: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友情

  效果:这种手法使表情达意更含蓄、机智,耐人寻味。

  3叠字 重叠使用词语

  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效果:增强情感的表达,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效果,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味。

  4纯用名词组合(列锦)

  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效果:构成典型环境,起到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表的效果。

  三、读诗及鉴赏的总体要求

  1、首先要看清诗歌标题,有些标题就显示或暗示了诗歌的内容或诗人主要思想感情;还要看看作者是谁,熟悉的可以通过他的其它诗来帮助读解。有的注释也不容忽视。

  2、研读诗作,整体感知,透过意象、意境揣摩诗人所抒之情。

  不管题干有没有问这方面的问题,这一思考步骤是少不了的。因为它是解答其他鉴赏问题的前提和入门。如果是比较熟悉的诗人的作品,还须知人论世:通过诗人的生平和诗风,类推诗人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3、审读题干,弄清要求,认真细分鉴赏要点,要求答什么就答什么。抓准答题的角度和切人点。直奔鉴赏中心话题。作答时一定要扣紧诗句,适当摘录诗中词句作答,才会既简洁、又充实。

  4、读诗流程歌

  一看题目明含义;二看作者悟情志;三看背景知来历;四看意象析主旨;

  五看典故解用意,分析风格与手法,时代、流派要牢记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hige/184915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