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下逼出来的诗词
古往今来,中国文坛上,流传着很多短小精悍、惜字如金、字字珠玉、流传千载的美文。它们成为了中国文坛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为人们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细细考究,此类文章有许多是被逼出来了。在此,我姑且称这类文章为“逼文”。
说起“逼文”,首先不得不提曹植的“七步诗”。曹植,字子建,曹操之子,曹丕之弟。他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钟嵘所著《诗品》称之为“建安之杰”,谢灵运称之“才高八斗”。他的才华深得曹操的赏识与宠爱,几乎立位,并因此受到曹丕的“羡慕嫉妒恨”。曹丕对他倍加迫害,欲置其于死地而无后患。据《世说新语》载,曹丕为铲除胞弟,曾命他七步为诗,不成则将行大法。曹植在强压和悲痛中作出了“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虽只有寥寥几句,但却寄寓了失望、悲愤、痛苦和无奈,因而也被历代人们用来发泄对“同室操戈”的不满和愤慨。如周恩来同志在皖南事变之后,怀着极大的愤慨,挥笔写下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可以说,这首“七步诗“是被亲情相摧逼出来的。
对国学稍加关注的人都知道,中国古代影响最大、流行最广的代表性启蒙教材为“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明代思想家吕坤曾说:“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读《百家姓》以便日用,读《千字文》以明义理。”那么《千字文》是怎么写就的呢?《千字文》是梁武帝的时候,一个叫周兴嗣的大臣写的。据说,周兴嗣有一天犯了大错,梁武帝气得要杀他,可又不忍心,想找个台阶自己下。于是,他要求周兴嗣一夜之间用一千个汉字总结中国文化的纲要。周兴嗣闭户点蜡,绞尽脑汁,终于在一夜之间,用一千个不同的汉字概括出了由哲学、宗教、科学、人文、经济、政治等构成的中国文化纲要,即《千字文》。等到第二天早晨,梁武帝推开其房门时,只见周兴嗣须眉皆白。梁武帝一看《千字文》,为其文才所折服,自然也就宽恕了他。可以说,这部《千字文》是被皇帝的威势逼出来了。
说到“逼文”,我又想起了据说是中国最早也最著名的回文诗《璇玑图》。据说前秦秦州刺使滔窦有个宠姬名叫赵阳台,他的妻子苏若兰对她十分嫉妒,常常冷嘲热讽,惹得窦滔心中十分不快。一日,窦滔到襄阳就职,若兰不肯与他同往,他就带着赵阳台赴任,由于时空相隔,渐渐和若兰关系疏远了,这使得若兰感到了婚姻的严重危机,悔恨之意与日俱增,于是费尽心机,织成一块八寸见方的五色锦缎,用文字织成回文诗,这便是有名的《璇玑图》。此图八百多字,无论是顺读、反读,纵读、横读;退一字读,迭一字读,均可成诗,可以读成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诗一千多首,才情之深、之高、之妙,无人望顶,织者的思念、悔恨、懊恼、埋怨都被一针一线地织入了锦缎的经纬,体现在爱恨交加的文字之中。若兰派人将织好的锦图送到襄阳。窦滔读后十分惭愧,幡然醒悟,当即打发赵阳台返回关中,并用隆重的礼仪把苏若兰接到襄阳,自此夫妻更加恩爱。可以说,这幅《璇玑图》是被婚姻危机逼出来的。
类似被爱情危机逼出来的优秀诗歌还有卓文君写给司马相如的《怨郎诗》。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少好读书击剑,颇有名气,颇得景帝赏识。一日,路过临邛,结识商人卓王孙寡女卓文君。卓文君喜音乐,慕相如才,相如以《凤求凰》逗之,终于相约私奔,同归成都。家贫,后与文君返临邛,以卖酒为生。 武帝即位,读了他的《子虚赋》,深为赞赏,因召见他。相如与文君依依暂别。岁月如流,不觉过了五年。文君朝思暮想,盼望丈夫的家书,万没料到盼来的却是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十三个数字的家书。文君反复看信,终于明白了丈夫的意思:数字中无“亿”,表明相如已对她无“意”。文君苦等等到的是一纸数字,知其心变,悲愤之中就用这数字写了一封回信,即流传千载的《怨郎诗》:“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是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流水;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相如对这首用数字连成的诗一连看了好几遍,越看越感到惭愧,越看越觉得对不起对自己一片痴情的妻子,也是用驷马高车,亲自回乡,把文君接往长安。
今天,太平盛世,既没有曹丕杀气腾腾的屠刀和梁武帝那咄咄逼人的威势,也基本没有纳妾的情况发生,因此那种“刀架脖子,立就成文”和“移情至妾”的情况基本不会发生,人们尽可以在柔和的'灯光下,一边喝着清香的茶水或咖啡,一边敲打着键盘,让优美的文字随涓涓的思绪蜿蜒而出。在这样的氛围里,一篇篇美文如破茧的蝴蝶一样飘出窗外,点缀着文学这片温馨的园地。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安逸的生存环境有时也会在某种程度上禁锢我们的思维,囹圄着我们的想象。相反,生命的坎坷和不幸也能成为我们文学创作的源泉。因此,不要哀叹生活的多舛,因为生活的多舛能磨练自己,同时也许还能造就你的美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hici/32085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