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古诗过关:
1、 ,潭面无风镜未磨。 ,白银盘里一青螺。
2、 ,闻郎江上唱歌声。 ,道是无晴却有晴。
3、 ,乌衣巷口夕阳斜。 ,飞入寻常百姓家。
5、 ,一岁一枯荣。 ,春风吹又生。 ,晴翠接荒城。 ,萋萋满别情。
6、 ,风景旧曾谙。 ,春来江水绿如蓝。 ?
7、 ,千朵万朵压枝低。 ,自在娇莺恰恰啼。
8、 ,秋收万颗子。 ,农夫犹饿死。
10、 ,白云深处有人家。 ,霜叶红于二月花。
11、 ,路上行人欲断魂。 ,牧童遥指杏花村。
12、 ,水村山郭酒旗风。 ,多少楼台烟雨中。
13、 ,轻罗小扇扑流萤。 ,坐看牵牛织女星。
14、 ,寒食东风御柳斜。 ,轻烟散入五侯家。
15、 ,驱车登古原。 ,只是近黄昏。
19、 ,但爱鲈鱼美。 ,出没风波里。
20、 ,春风送暖入屠苏。 ,总把新桃换旧符。
21、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明月何时照我还?
22、 ,凌寒独自开。 ,为有暗香来。
24、 ,白雨跳珠乱入船。 ,望湖楼下水如天。
25、 ,山色空蒙雨亦奇。 ,淡妆浓抹总相宜。
26、 ,春江水暖鸭先知。 ,正是河豚欲上时
29、 ,但悲不见九州同。 ,家祭无忘告乃翁。
30、 ,五千仞岳上摩天。 ,南望王师又一年!
31、 ,树阴照水爱晴柔。 ,早有蜻蜓立上头。
32、 ,风光不与四时同。 ,映日荷花别样红。
33、 ,村庄儿女各当家。 ,也傍桑阴学种瓜。
36、 ,中间多少行人泪。 ,可怜无数山。 毕竟东流去。 ,山深闻鹧鸪。
38、 ,小扣柴扉久不开。 ,一枝红杏出墙来。
41、 ,朵朵花开淡墨痕。 ,只留清气满乾坤。
42、 ,烈火焚烧若等闲。 ,要留清白在人间。
44、 ,立根原在破岩中。 ,任尔东西南北风。
46、 ,万马齐喑究可哀。 ,不拘一格降人才。
二 根据提示天古诗:
1、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
。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
。
2、默写描绘春、夏、秋、冬四季的诗各一首。
描写春天的诗:诗名是《 》,诗句是 。
描写夏天的诗:诗名是《 》,诗句是 。
描写秋天的诗:诗名是《 》,诗句是 。
描写冬天的诗:诗名是《 》,诗句是 。
3、按要求默写古诗。
赞美黄河雄伟气势的诗
赞美庐山瀑布的诗
赞美柳树的诗
赞美小草的诗
赞美春雨的诗
4、《墨梅》、《竹石》、《石灰吟》三首古诗的共同特点是: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
,其中“梅”具有 特点,“竹”具有 特点。你还知道类似的诗吗?请写一首 。
5、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 这句诗来教导我们,你能写出另一首《悯农》吗? 。
6、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她写了一首赞颂项羽,抒发爱国情怀的诗《 》。
诗句是 。
7、当我们回忆起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思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 》中的诗句 。
最后用了一个反问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儿子对母亲的深情。
8、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 》中的
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9、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有:《 》中的 。《 》中的 。描写旅途中忧愁满腹难以入眠的诗有《 》中的
。《 》中的 。
10、三国时期魏国诗人 在《 》写到: ,表达了诗人对骨肉相残、同根相煎的悲愤之情。
11、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 ,这首诗表达了 。你还能写出其他的爱国诗吗?诗名诗《 》,诗句是 。
12、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被中国文坛合称为 。其中,李白被称为
,杜甫被称为 ,杜甫生平第一快诗是《 》,抒发了 。我们还学过杜甫写景的'诗《 》和《 》。
13、赠别诗在我国古诗占重要地位,许多著名诗人都有优秀作品,
如李白的《 》写到 。
杜甫的《 》写到 。
王维的《 》写到 。
高适的《 》写到 。
王昌龄的《 》写到 。
14、我们还学过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 》 ,王之涣的《 》 。
15、“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除了《古朗月行》,我们还学过选自“汉乐府”中的《 》其中 一句含有很深的哲理,劝导人们 。
16、我们曾学过北朝民歌《 》: ,
描绘了一幅 的草原图画。
17、“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有不同的 ,你知道的词牌名有 。请默写XX的一首词:词名《 》,词中写到 。
18、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的《 》中的诗句
说明了这个问题 。
19、回忆《泊船瓜洲》,并用最简练的语言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写的这首诗?请说出理由。
(2)你认为这首诗中的哪个字最精彩?请说明理由。
【六年级语文常考古诗词练习】相关文章:
2.常考古诗填空练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hici/18378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