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被公认为山水诗的开山鼻祖。其实同是元嘉三大家的另一位诗人鲍照也写了大量的山水诗。下面一起来欣赏下!
后人提及南朝诗坛写作山水诗的大家中,首先想到的是被誉为“江左莫逮”的谢灵运。谢灵运是公认的山水诗的开山鼻祖。其实同是元嘉三大家的另一位诗人鲍照也写了大量的山水诗。鲍照的诗歌现存200多首,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乐府诗、山水诗、边塞诗、交游诗。他的山水诗不仅数量多,而且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鲍照山水诗有以下三个特点:发露无余、险山恶水、功在密附。
一、发露无余
罗宗强先生提出:元嘉文学思想新变的一个特点就是由哲理化又回到了抒情上来。鲍照大胆吐露所思所想,一改前人“温柔敦厚”的写作模式,在山水诗中把自己的情感表露无遗,带有明远式的写作特色。鲍照仕途不顺,表现愁绪的字眼常常出现。“临流断商弦,瞰川悲棹讴。”(《登黄鹤矶》),“幽篁愁暮见,思鸟伤夕闻”(《自砺山东望震泽》),“旅人令愉乐,薄暮增思深。”(《日落望江望荀丞》),“物哀心交横,声切思纷纭。叹慨诉同旅,美人无相闻。”(《还都道中》)这与他刚刚踏进仕途时的意气奋发形成鲜明的对比。刘宋王朝一建立,就开始大量的任用寒族世人,对抗世代形成的门阀士族,加强皇权。这一历史机遇,促使寒族世人建功立业之心大增,他们迫切希望凭借一己之才能,走进政治中心,建立丰功伟绩,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鲍照是一个事业心极强的诗人,他坦率的直白地表现出对仕途功名的热心。年轻时鲍明远就曾自荐献诗,许多人劝阻他“郎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他不屑的答道:“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闻者,安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辩,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自诩为兰,鲍明远信心十足可见一斑。临川刘义庆慧眼识珠,对鲍照极为欣赏,“寻擢为国侍郎”。当鲍照真正走入到仕宦中,才发现仕途远非他想象的那般美好美好。元嘉十七年,他遭到了刘义庆禁止的处分,处分解除后有因过失受到责问。过的最得意的时期为太学博士兼中书舍人,其余的时期鲍照都在过颠沛流离的生活。刘宋王朝给寒族世人提供了跻身仕途的机会,但这种机会少之又少,活活地把这些心怀希望之人抛弃,让其在各个幕府间辗转。希望有多大,失望倍之。鲍照发出愁悲,是充满强烈的怨气的。怨气是对那个时代风涌突变的政治浪潮的有力控诉。古人云:“鲍照、江淹古之狷者也,其文急以怨”。在此前的中国古代文坛中,虽然早已有“诗可以怨”的主张,而真正在诗歌中发怨的诗人很少,鲍照算一人。何焯在《义门读书记》中曰:“诗至明远,已发露无余,李、杜、元、白皆从此处出也。”从鲍明远起,发露无余也成为一种新的审美标准。
二、险山恶水
谢灵运的山水诗呈献给读者的更多的是清秀的山水。王钟陵:“谢灵运的山水诗中,明显表现出对清景、澄趣和静态的喜好。”谢灵运看多了人世间的肮脏黑暗,逃遁到山水间。山水是治疗谢客儿心灵创伤的一剂良药。他在诗歌中也多次写到此点。“将穷山海迹,永绝赏心悟。”“清辉能娱人,游子瞻忘归。”(《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他借山水慰藉世间之烦,久病之闷。尘世间的黑暗与山水中的清音形成鲜明对比。山水是谢客儿的知音,与他距离最近。山水令谢灵运放下一切心理防线毫无芥蒂的与之对话,交流,然后与天道合一,徜徉在大道中暂时忘记人世间的苦痛悲哀。谢客儿出生于那样的王谢贵胄之家,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去游山玩水。他的游览更带有闲情逸致,从不为生计发愁。而鲍照为了养家糊口,不停地辗转在几个幕府之间,希望可以得到幕主的任用。山水间的匆匆过客,根本无暇领略山川之美。更何况鲍明远是以侍者的身份陪伴王公大臣游山玩水,这样的游览少了几分闲情逸致,多了几分“旅客贫辛”。陇蜀、江浙、荆楚虽集中了南国最美的佳丽之地,但在一个满载羁旅失意的诗人看来并不美丽。山水在鲍照的眼中更如如影随形的坎坷一样,无处不在,紧匝的他喘不过气来。诗人笔下的山水是仕途险恶的象征。“崩危坐惊栗”,“林际无穷极,云边不可寻。”鲍照常把山水置身于秋冬季的大背景中去描写,更加渲染了悲凉、孤寂的诗境。
三、功在密附
在刘宋时期,文坛上大兴雕琢之风,追求“形似”之美,刘勰称:“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吟咏所发,志唯深远,体物为妙,功在密附。”作为元嘉三大家之一鲍照也浸染了这种风尚,追逐“形似”。为达到形似的目的,鲍照采集大量的景、物入诗。 如《登庐山望石门》:
访世失隐沦,从山异灵士。明发振云冠,升峤远栖趾。高岑隔半天,长崖断千里。氛雾承星辰,潭壑洞江汜。崭绝类虎牙,巑岏象熊耳。埋冰或百年,韬树必千祀。鸡鸣清涧中,猿啸白云里。瑶波逐穴开,霞石触峰起。回互非一形,参差悉相似。倾听凤管宾,缅望钓龙子。 松桂盈膝前,如何秽城市。
前四句叙事发端,告知读者登山地庐山,以下十四句写庐山之景。其中“高岑”三句为仰望之景。“潭壑洞江汜”为俯视之景。“崭绝类虎牙,巑岏象熊耳。”两句以虎牙之利状庐山山峰排列之险 。“埋冰或百年,韬树必千祀。”这两句是说目睹了庐山的埋冰、韬树,禁不住浮想联翩:他们经过了千年的风霜的洗礼风采依旧。从第五句到十二句作者写到的景物:高岑、长崖、雾、潭、冰、树、鸡、深涧、猿、云、霞石。作者把所听到的,所看见的,所想的各种景物都融入这短短七句中,从各个景物的角度烘托渲染庐山,表达的中心意思就是“庐山之险”。景的繁复,密集是鲍照诗的一大特点。大量的景物的堆积在鲍照峻急的诗句中使读者的脑容量大大增加,给人以应接不暇之感。钟嵘在《诗品》中评价谢灵运:“尚巧似,而逸荡过之,颇以繁富为累。”“繁复为累”这一特点用在评价鲍照的山水诗也是贴切的。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hici/16881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