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了,一棵棵果树挂起了各种各样的水果,一群群大雁正往南飞。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关于秋天收获的诗词名句,欢迎大家阅读!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2、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去岁辞巢别近邻,今来空讶草堂新。花开对语应相问,不是村中旧主人。——韦庄《燕来》
4、我屋汝嫌低不住,雕梁画阁也知宽。大须稳择安巢处,莫道巢成却不安。——杜荀鹤《春来燕》
5、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6、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魏·曹操《观沧海》
7、天女伺辰至,玄衣澹碧空。差池沐时雨,颉颃舞春风。相贺雕阑侧,双飞翠幕中。勿惊留爪去,犹冀识吴宫。——李峤《燕》
8、小桃谢后,双双燕,飞来几家庭户。轻烟晓暝,湘水暮云遥度,帘外余寒未卷,共斜入、红楼深处。——《双双燕》
9、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10、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
11、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魏·曹丕《燕歌行》
12、秋丛饶舍似陶家,遍饶篱边日渐斜。——元稹《菊花》
13、燕归巢后即离群,吟倚东风恨日曛。一别一年方见我,游来游去不禁君。——罗邺《惜春》
14、变石身犹重,衔泥力尚微。从来赴甲第,两起一双飞。——张鷟《咏燕》
15、秋日凄凄,百卉具腓秋天风凄凄,百花都凋蔽。——《诗经·小雅·四月》
16、旅食惊双燕,衔泥入此堂。应同避燥湿,且复过炎凉。——杜甫《双燕》
17、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18、小楼归燕又黄昏。寂寞锁高门。轻风细雨,惜花天气,相次过春分。——杜安世《少年游》
19、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张九龄《咏燕》
20、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21、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皇甫冉《赋得檐燕》
22、常傍画檐飞,忽委空梁去。忘却王家与谢家,别有衔泥处。——刘克庄《卜算子(燕)》
23、豪家五色泥香,衔得营巢太忙。喧觉佳人昼梦,双双犹在雕梁。——李中《燕》
24、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25、掠水身犹重,偎风力尚微。瓦苔难定立,檐雨忽喧归。未识重溟远,先愁一叶飞。衔泥在他日,两两占春晖。——吴融《燕雏》
26、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李益《隋宫燕》
27、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28、雨燕翻新幕,风鹃绕旧枝。画堂春尽日迟迟。又是一番平绿、涨西池。——程垓《南歌子》
29、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30、燕来巢我檐,我屋非高大。所贵儿童善,保尔无殃祸。莫巢孀妇家,孀妇怨孤坐。妒尔长双飞,打尔危巢破。——胡玢《巢燕》
31、春色遍芳菲,闲檐双燕归。还同旧侣至,来绕故巢飞。——武元衡《归燕》
32、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33、从扑香尘拂面飞,怜渠只为解相依。经冬好近深炉暖,何必千岩万水归。——司空图《秋燕》
34、衔泥燕,声喽喽,尾涎涎。秋去何所归,春来复相见。——韦应物《燕衔泥》
35、才离海岛宿江滨,应梦笙歌作近邻。减省雕梁并头语,画堂中有未归人。——成彦雄《新燕》
3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37、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8、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39、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
40、画檐春燕须同宿,兰浦双鸳肯独飞。长恨桃源诸女伴,等闲花里送郎归。——步非烟《寄怀》
41、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42、汉宫一百四十五,多下珠帘闭琐窗。何处营巢夏将半,茅檐烟里语双双。——杜牧《村舍燕》
43、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
44、从待衔泥溅客衣,百禽灵性比他稀。何嫌何恨秋须去,无约无期春自归。——徐夤《燕》
45、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46、卷幕参差燕,常衔浊水泥。为黏珠履迹,未等画梁齐。——顾况《空梁落燕泥》
47、碧草缦如线,去来双飞燕。长门未有春,先入班姬殿。——李益《赋得早燕送别》
48、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曹丕《燕歌行》
49、多时窗外语呢喃,只要佳人卷绣帘。大厦已成须庆贺,高门频入莫憎嫌。花间舞蝶和香趁,江畔春泥带雨衔。栖息数年情已厚,营巢争肯傍他檐。——刘兼《春燕》
50、不知大厦许栖无,频已衔泥到座隅。曾与佳人并头语,几回抛却绣工夫。——秦韬玉《燕子》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hici/14667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