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三字经》,作者相传为宋王应麟(1223—1296年),字伯厚,号深宁,学者称厚斋先生,南宋庆元(今浙江明州)人。以下是小编分享的《三字经》讲义人性的底线,欢迎大家阅读!
人之初,性本善。
“性善”源于孟子。“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滕文公上》)孟子所说的性善,是指每个人都有的本性。说是本性,就是本来具有的东西,它不需往外求取,而只需往里挖掘,自能及泉。应当说,孟子是通过自身的道德修为印证到了这一真相,即“明心见性”,但在与人说明的时候,他还是通过了“孺子入井”这样一个例子企图使人明白。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
大家知道,孺子掉进井中将危及生命,在平时,特别是和平年代,我们几乎不会去思想生命的问题,但在乱世,或在病榻,关于生命的思想却是异常深刻的。孟子所处时代为战国,正所谓“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孟子·梁惠王上》)“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战争年代,生命的意义,就显得空前突出了。俗话说,“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足见生命的宝贵。但是,生命究竟为何,却非常人能懂。这时,我们完全可以设身处地的进入这个例子的场景里,在直面生命即将飘逝的瞬间,我们发现自心对生命有了同情的理解——不忍之心极为清明,恻隐之心油然发出。在生死攸关的井口,我们看到了“生”,即“向死而生”。孟子指出,生有四重意义,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四端。这四端,无非由心中的仁、义、礼、智引发而起,这就叫做性。换句话说,人性的方向是生,而非死。尽管身体无日不在走向死亡,但心却总是活泼泼的。所以说,哀莫大于心死。综合来看,“善”是指心中本有的仁、义、礼、智。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zijing/4148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