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井乡位于德江县东北部,距德江县城29公里,境内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桶井本是乌江边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边江小镇,近几年随着全国脱贫工作的开展,桶井渐渐“声名鹊起”,桶井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省重点扶持对象,这一“璀璨桂冠”戴在它的头上,使这个边江小镇逐渐被人们熟知。
贫穷似乎成了桶井摘不去的标签,抹不去的印记,乌江水波连波,望着乌江没水喝,桶井乡现任党委吴书记曾这样感叹!见微知著,桶井的贫穷也就可见一般,但贫穷不是它的全部。
说起桶井,总也绕不开那一城山水。桶井坐落在乌江边上,山川锦绣,宛若桃源,这是上天对它的恩赐,亦或说是对它贫穷的一点补偿。望牌、新滩、金盆、神渡子,四个古老的渡口,承载着这座边江小镇的古老与沧桑,揽一叶扁舟,邀三五良朋,沿江而下,亦或逆流而上,乌江两岸的奇山秀水,山川风物,尽收眼底,不免让人油然而生一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迈之感。畅游乌江之上,在那山与水之间,领略桶井人民的刚毅与柔情。
说起桶井,怎么也绕不开它那足以与国酒茅台媲美的麻糖水,当地人称之为小茅台,由此可见麻糖水在桶井人民心中的分量不待赘言。麻糖水的酿造十分考究,它讲究天、地、人三合,也就是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麻糖水的酿造一般是在每年的十一月到十二月,这时一年的农事已基本告一段落,田间地头的农作物,也都收归仓廪,酿造麻糖水的原材料已储备完毕,只待烧锅起灶,美酒出炉。
麻糖水是桶井人民家家户户的必备品,每到逢年过节,或是招待宾朋,他们都会拿出自家精心酿造的麻糖水,与他们的好友亲朋共饮,尤其是每年的春节,饮麻糖水的景况更是盛世空前,一幅幅家家扶得醉人归的场景,让人经历一次,便会终生难忘。
麻糖水在桶井人的心中,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生的活饮品,而是流淌在他们身体里的血脉文化。
说起桶井,如果不说说乌江鱼,人们就会怀疑你是否知道桶井,到过桶井?是的,说桶井不说乌江鱼,那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乌江鱼之鲜美,之味美,难以用文字表述。不是有这么一句话:“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是的,就算没有吃过乌江鱼,大概也听说过乌江鱼。当然乌江鱼也不仅仅只有桶井才有,但是如果乌江鱼让桶井人来制作,那便别有一番风味,再佐以桶井人特有的麻糖水,那就美不可言,美不胜收了。
集镇之变,桶井的集镇,好比桶井人民的性格,是直来直往的,可就是这直来直往的集镇,在两年前也是“寸步那行”,两年前的桶井集镇是黑白分明的,白天路面坑洼不平,晚上则是伸手不见五指,因此,说它“寸步难行”,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今天的桶井,白天亦或晴空万里,亦或云雾缭绕,晚上虽没有晴空万里,云雾缭绕,却是灯火通明。一排排整齐的街灯,照亮了整洁的街面,照亮了桶井人民的心田,照亮了桶井人民前进的方向。
誓向荒坡要产业,桶井人多地少且石漠化严重,这一现实环境,是制约桶井发展的一大瓶颈。桶井人民不屈服于严峻的现实环境,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坚强带领下,向石漠化发起冲锋,造绿洲,要产业。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红心柚、脐橙、无花果、花椒,一批批助推桶井人民脱贫致富的产业,正以燎原之势迅速发展。
桶井还是那个桶井,桶井也不再是那个桶井,因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世代繁衍的炎黄子孙,桶井人民柔情却也刚毅,桶井人民贫穷却不志短。正所谓:“中华儿女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桶井人民正也他们钢铁般的意志,战天斗地的精神,在桶井这片土地上改天换地。
桶井大吗?不大。桶井小吗?不小。桶井之山川风物,桶井之风土人情,难以用文字描述,难以用摄影机定格,若要了解一个不一样的桶井,有待诸君去慢慢解读。
毕竟,城市一本打开的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法。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8804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