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发现那只虫子时,我以为它在仰面朝天晒太阳呢。我正好走累了,坐在它旁边休息,其实我也想仰面朝天和它并排儿躺下来。我把铁锨插在地上,太阳正在头顶。春天刚刚开始,地还大片地裸露着,许多东西没有出来。包括草,只星星点点地探了个头儿,一半儿还是种子埋藏着。那些小虫子也是一半儿在漫长冬眠的苏醒中,这就是春天的步骤。几乎所有生命都留了一手,它们不会一下子全涌出来,即使早春的太阳再热烈,它们仍保持着应有的迟缓。因为,倒春寒是常有的,当一场寒流杀死先露头的绿芽儿,那些迟迟未发芽的草籽、未醒来的小虫子们便幸存下来,成为这片大地的又一次生机。
春天,我喜欢早早地走出村子,雪前脚消融,我后脚踩上冒着热气的荒地。我扛着锨,拿一截绳子,雪消之后荒野上会露出许多东西,一截干树桩,半边埋入土中的柴火棍……大地像突然被掀掉被子,那些东西来不及躲藏起来,草长高还得些时日,天却一天天变长。我可以走得稍远一些,绕到河湾里那棵歪榆树下,折一截细枝,看看断茬处的水绿便知道它多有生气,又能旺势地活上一年。每年春天,我都会最先来到这棵榆树下,看上几眼,它是我的树。那根直端端指着我们家房顶的横杈上少了两个细枝条,可能入冬后被谁砍去当筐把子了。
上个秋天我爬在树上玩时,就发现它是根好筐把子,我没舍得砍,再长粗些说不定是根好锨把呢。我想,它却没能长下去。
我无法把一棵树,树上的一根直爽枝条藏起来,让它秘密地为我一个人生长。我只藏埋过一个西瓜,它独独地为我长大,长熟了。
发现那棵西瓜时,它已扯了一米来长的秧,而且结了拳头大的一个瓜蛋,梢上还挂着指头大两个小瓜蛋。我想,是去年秋天挖柴的人在这儿吃西瓜掉的籽。正好这儿连根挖掉一棵红柳,土虚虚的,很肥沃,还有根挖走后留下的一个小蓄水坑,西瓜便长了起来。
那时候雨水盈足,荒野上常能看见野生的五谷作物,牛吃进肚子没消化掉又排出的整粒苞米,鸟飞过时一松嘴丢进土里的麦粒、油菜籽,鼠洞遭毁后埋下的稻米、葵花……都会在春天发芽生长起来,但都长不了多高又被牲畜,野动物啃掉。
这棵西瓜,迟早也会被打柴人或动物发现,他们不会等到瓜蛋子长熟便会生吃了它,谁都知道荒野中的一棵瓜你不会第二次碰见。除非你有闲工夫,在这棵西瓜旁搭个草棚住下来,一直守着它长熟,我倒真想这样去做。我住在野地的草棚中看守过几个月麦垛,也替大人看守过一片西瓜地,在荒野中搭草棚住下,独独地看着一棵西瓜长大这件事。多少年后还在我的脑子想着,我却没做到。我想了另外一个办法,在那棵瓜蛋子下面挖了一个坑,让瓜蛋吊进去,小心地把坑顶封住,把秧上另两个小瓜蛋掐去,秧头打断,不要它再张扬着长。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截啥都没结的西瓜秧,不会对它过多留意。
此后的一个多月里,我又来看过它三次。显然,有人和动物已经来过,瓜秧旁有新脚印,一只圆形的牛蹄印,险些踩在我挖的坑上。有一个人在旁边站了好一阵儿,留下一对深脚印。他可能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还蹲下用手拨了拨西瓜叶——这么粗壮的一截瓜秧,怎么会没结西瓜呢?
又过了一些日子,我估摸着那个瓜该熟了,大田里的头茬瓜已经下秧。我夹了条麻袋,一大早悄悄溜出村子,当我双手微颤着扒开盖在坑顶的土,草叶和木棍——我简直惊住了,那么大一个西瓜,满满地挤在土坑里。抱出来发现它几乎是方的,我挖的坑太小,太方正,让它委屈地长成这样。
当我把这个瓜背回家,家里人更是一片惊喜。他们都不敢相信,这个怪模怪样的东西是一个西瓜,它咋长成这样了。
出河湾向北三四里,那片低洼的荒野中蹲着另一棵大榆树,向它走去时我怀着一丝的幻想与侥幸,或许今年它能活过来。
这棵树去年春天就没发芽,夏天我赶车路过它时,仍没长出一片叶子。我想它活糊涂了,把春天该发芽长叶子这件事忘记了。树老到这个年纪就这样,死一阵子活一阵子,有时我们以为它死彻底了,过两年却又从干裂的躯体上生出几条嫩枝,几片绿叶子,它对生死无所谓了。它已长得足够粗,有足够多的枝杈,尽管被砍得剩下三两个,它再不指点什么,它指向的绿地都已荒芜。在荒野上一棵大树的每个枝杈都指示一条路,有生路有死路,会看树的人能从一棵粗壮枝杈的指向,找到水源和有人家的住居地。
我们到黄沙梁时,这片土地上的东西已经不多了,树、牲畜、野动物、人、草地,少一个我便能觉察出,我知道有些东西不能再少下去。
每年春天,让我早早走出村子的,也许就是那几棵孤零零的大榆树,洼地里的片片绿草,还有划过头顶的一声声鸟叫……鸟儿们从一棵树,飞向远远的另一棵,飞累了,落到地上喘气……如果没有了它们,我会一年四季呆在屋子里,四面墙壁,把门和窗户封死,我会不喜欢周围的每一个人,恨我自己。
在这个村庄里,人可以再少几个,再走掉一些,那些树却不能再少了,那些鸟叫与虫鸣再不能没有。
在春天,有许多人和我一样早早地走出村子,有的扛把锨去看看自己的地,尽管地还泥泞,苞谷茬端扎着。秋收时为了进车平掉的一截毛渠,一段埂子,还原样地放着,没什么好看的,却还是要绕着地看一圈子。
有的出去拾一捆柴背回来,还有的人,大概跟我一样没什么事情,只是想在冒着热气的野外走走。整个冬天冰封雪盖,这会儿脚终于踩在松软的土上了,很少有人在这样的天气窝在家里。春天不出门的人,大都在家里生病。病也是一种生命,在春天暖暖的阳光中苏醒,它们很猛地生发时,村里就会死人了。这时候,最先走出村子挥锨挖土的人,就不是在翻地播种,而是挖一个坟坑,这样的年成命定亏损,人们还没下种时,已经把一个人埋进土里。
在早春我喜欢迎着太阳走,一大早朝东走出去十几里,下午面向西逛荡回来,肩上仍旧一把锨一截绳子。有时多几根干柴,顶多三两根。我很少捡一大捆柴压在肩上,让自己躬着背从荒野里回来,走得最远的人,往往背回来的东西最少。
我只是喜欢让太阳照在我的前身。清早,刚吃过饭,太阳照着鼓鼓的肚子,感觉嚼碎的粮食又在身体里葱葱郁郁地生长,尤其平射的热烈阳光一缕缕穿过我两腿之间,我尽量把腿叉得开些走路,让更多的阳光照在那里。这时我才体会到阳光普照这个词,阳光照在我的头上和肩上,也照在我正慢慢成长的阴囊上。
我注意到牛在春天喜欢屁股对着太阳吃草,驴和马也这样。狗爱坐着晒太阳,老鼠和猫也爱后腿叉开坐在地上晒太阳。它们和我一样,会享受太阳普照在潮湿阴部的亢兴与舒坦劲儿。
我同样能体会到这只常年爬行,腹部晒不到太阳的小甲壳虫,此刻仰面朝天躺在地上的舒服劲儿。一个爬行动物,当它想让自己一向阴潮的腹部也能晒上太阳时,它便有可能直立起来,最终成为智慧动物。仰面朝天是直立动物享乐的特有方式,一般的爬行动物,只有死的时候才会仰面朝天。
这样想时,突然发现这只甲壳虫朝天蹬腿的动作有些僵滞,像在很痛苦地抽搐,它是否快要死了。我躺在它旁边,它就在我头边上,我侧过身,用一个小木棍拨了它一下,它正过身来,光滑的甲壳上反射着阳光,却很快又一歪身,仰面朝天躺在地上。
我想它是快要死了,不知什么东西伤害了它。这片荒野上一只虫子大概有两种死法,死于奔走的大动物蹄下,或死于天敌之口。还有另一种死法,老死。我不太清楚,在小动物中我只认识老蚊子,其他的小虫子,它们的死太微小,我看不清。当它们在地上走来奔去时,我确实弄不清哪个老了,哪个正年轻,看上去它们是一样。
老蚊子朝人飞来时往往带着很大的嗡嗡声,飞得也不稳,好像一只翅膀有劲,一只没劲。往人皮肤上落时腿脚也不轻盈,很容易让人觉察,死于一巴掌之下。
一次我躺在草垛上想事情,一只老蚊子朝我飞过来,它的嗡嗡声似乎把它吵晕了,绕着我转了几圈才落在手臂上。落下了也不赶紧吸血,仰着头,像在观察动静,又像在大口喘气。它犹豫不定时,已经触动我的一两根汗毛,若在晚上我会立马一巴掌拍在那里。可这次,我懒得拍它。我的手正在远处干一件想像中的美妙事,我不忍将它抽回来。况且,一只老蚊子,已经不怕死,又何必置它于死地。再说我一挥手也耗血气,何不让它吸一点血赶紧走呢。
它终于站稳当了,它的小吸血管可能有点钝,我发现它往下扎了一下,没扎进去,又抬起头,猛扎了一下,一点细细的疼传到心里。是我看见的。我的身体不会把这点细小的疼传到心里,它在我疼感不知觉的范围内吸吮鲜血,那是我可以失去的。我看见它的小肚子一点点红起来,皮肤才有了点痒。我下意识抬起一只手,做挥赶的动作,它没看见,还在不停地吸,半个小肚子都红了。我想它该走了,我也只能让它吸半肚子血,剩下的到别人身上去吸吧,再贪嘴也不能叮住一个人吃饱,这样太危险。可它不害怕,吸得投入极了。我动了动胳膊,它翅膀扇了一下,站稳身体,丝毫没影响嘴的吮吸。我真恼了,想一巴掌拍死它,又觉得那身体里满是我的血,拍死了可惜。
这会儿它已经吸饱了,小肚子红红鼓鼓的,我看见它拔出小吸管,头晃了晃,好像在我的一根汗毛根上擦了擦它吸管头上的血迹,一蹬腿飞起来。飞了不到两柞高,一头栽下去,掉在地上。
这只贪婪的小东西,它拼命吸血时大概忘了自己是只老蚊子了,它的翅膀已驮不动一肚子血。它栽下去,立马就死了。它仰面朝天,细长的腿动了几下,我以为它在挣扎,想爬起来再飞。却不是,它的腿是风刮动的。
我知道有些看似在动的生命,其实早死亡了。风不住地刮着它们,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再回来。
这只甲壳虫没有马上死去,它挣扎了好一阵子了。我转过头看了会儿远处的荒野,荒野尽头的连片沙漠,又回过头,它还在蹬腿,只是动作越来越无力。它一下一下往空中蹬腿时,我仿佛看见一条天上的路,时光与正午的天空,就这样被它朝天的小细腿一点点地西移了一截子。
接着它不动了,我用小棍拨了几下,仍没有反应。
我回过头开始想别的事情,或许我该起来走了。我不会为一只小虫子的死去悲哀,我最小的悲哀大于一只虫子的死亡,就像我最轻的疼痛,在一只蚊子的叮咬之外。
我只是耐心地守候过一只小虫子的临终时光,在永无停息的生命喧哗中,我看到因为死了一只小虫,而从此沉寂的这片土地。别的虫子在叫,别的鸟在飞,大地一片片明媚复苏时,在一只小虫子的全部感知里,大地暗淡下去。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7666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