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虽是农村,但一样用上了天燃气,炊烟肯定是难得一见的了。可昨下午临近黄昏时回老家,上空又飘起缕缕炊烟。怀揣好奇,走近老家那熟悉而又陌生的老屋,见我叔婆正向灶里塞茅草,呼呼的火苗让老屋更加昏暗。一股股柴火的烟尘混杂炖鸡的味道,原始而浓郁。
“九九,回家来看你爸妈啦!晓得好了没有哟!来尝一口!”叔婆站起来走向灶后,揭开锅,香气顿时弥漫整个房间,扑鼻而至。我见灶中火快熄了,也顺势坐在灶前石蹬上,用火钳夹一蓬茅草扔进灶堂。可火一下熄了,我躬身一吹,火苗骤燃,烧卷我些许额发。心想不干此事多年,原本稔熟的东西,一下子疏远得要多远有多远。待鸡汤入口,那味道新鲜得有好刺激就有好刺激。虽吃过天南海北的各种食材,还是这老屋的鸡汤令人永生难忘。
也许,这不再是物质层面的渴求,而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心灵鸡汤”。同样,炊烟不再是形而下的东西,因回忆而赋予了它太多形而上的意义。历代文人墨客吟诵炊烟的诗词汗牛充栋,但似乎都逃不出一个主题:有炊烟就有人家,就有人类生存于斯!是生机所在!宋刘克庄 《忆秦娥?梅谢了》中言:“淮河北去炊烟少”,读来总让人有分凋敝和落寞的感觉。同样,少了几许炊烟的乡村,荒芜得如茅草满古道,生机寥寥。而不远处的高楼及广场的喧嚣,更将乡村碾压得体无完肤。缘此,炊烟难再觅,更没有了源自大地深处的泥土气息和长存万千年的芬芳。炊烟难再觅,让乡村彻底的归于沉寂乃至虚无。炊烟难再觅,曾经做梦都想逃离的此岸,恰成今天最想回归的彼岸。因在这里,才能去除红尘的累累伤痕,让自己身心宁静,思考人生而诉诸于文字。
自我读书以来,父母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好好读书,就修理一辈子的地球”。于是,为了逃离乡村,我真的很努力,认真读书,几乎没有读书和文字之外的其他爱好。工作后,一直做班主任,害怕自己做得不好,误人前程,心中常有八个字,“战战競競,如履薄冰”。本以为彼岸是如此的惬意,可如今是多想念那时的“此岸”。不过,若干年后,眼下的此岸,或许又将成为将来的彼岸,我又该如何思量呢?突然想起《心经》中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有形无形不过是万物的一体两面,心中释然,明天我将满血复活,认真工作……
“九九,你在想啥!踩到鸡屎了”。我俯身一看,一股腥臭顿时遮蔽了所有的鸡肉香,我不禁一晒,继尔莞尔一笑。我刚不纠结“炊烟难再觅”的感伤,但因一个人经历太多,心中总有些烙印烙在生命中最柔弱处,那或许就是难再觅的炊烟。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7538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