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我还不到十岁吧?可是,我见了村里的人们,总觉得有句话才行,要不,就会觉得过意不去。可能也是因为这个,有人跟我父亲说:“你这个孩子不错,连那谁谁都说这个孩子长大了会有出息。”(其实,我哪里有什么出息,还不是整天闲散着做不出一件能让自己满意的事来。)
“那谁谁”其实是我同族的一个老二哥,算得上方圆里的“明白人”了,所以不少人一说起什么事,有时都会说是“那谁谁”说的。这好像我们平时写文章总愿意写道“孔子云”或是“鲁迅说的好”一样,因为这样更有说服力。而对于我幼小的心灵则更是一种光明的启迪,我就会努力地做好自己,也会很尊敬我的那位老二哥。
这大概是最初的让我能铭记的鼓励了,可以说,它对我的人格走向起着关键的督促作用。再后来影响到我生活的鼓励就是来自于一位我初中的语文老师。我打小就喜欢作文,也曾经被老师几次把作文当作范文来读,但是,来自于我这位初中语文老师的鼓励则是转折性的。
记得那一年已经是初三了,我们学了矛盾的一篇叫作《白杨礼赞》的文章,老师让我们效仿着写一篇,我就写了一篇叫“家乡赞”的小作文。我写作文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来。也许是和这有关吧?我的作文被被老师在两个平行班里当作范文来读了,并且在作文本发回来时,后面的批语是:“中心突出,感情真挚,有写作特点。继续努力,定有成就。”这几句话基本就是原话,因为我当时是偷偷地看了一遍又一遍。
老师的一份赞誉,也许是不经意间的,或许他已经忘记了当年对我的鼓励,可对于我,确信会影响我的一生。从那以后,我对文学产生了莫名的兴趣,一个“文艺青年”就这样“诞生”了。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7465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