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对今天的孩子来说,已毫无诱惑可言,他们如今过的可算是天天“过年”的好日子。而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在五、六十年前,天天饿得嘴里冒酸水的童年时代,“过年”对孩子的诱惑何其大也,那真是天天盼“过年”啊!
记得小时候,每当进到腊月,年味就渐渐浓了。
那个年代,只有过年,才会发一些年货的票卷,平日嘛只有吃包心菜、大麦面稀粥的份。待到腊八以后,我和哥哥便忙碌起来,常常深夜爬起来,缩着脖子,带着小凳,去菜市场排队买凭票供应的猪肉,还有那用来包汤圆的猪板油。尽管冻得飒飒发抖,但想着“过年”能吃到香喷喷的红烧肉和一咬就冒油的汤圆,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到了腊月二十三,“过年”就进入到了倒计时。“祭灶”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仪式。这天晚上,厨房的老灶台上,灶王、灶婆画像下方,摆放着母亲请来的“元宝灶饭花”,点上香烛,母亲带我们向灶王拜上几拜。然后,全家人便可以先欢欢喜喜地吃个比往常丰盛一点的“小年”的送灶饭了。
此后,家中“过年”的味道便越发浓厚了。磨糯米面是年前的一件重要任务,那时,都是凭粮本买来糯米,再拿到附近磨坊去磨成糯米面,那刚磨出来的面还是湿漉漉的,回到家,立即在堂屋里搁上头号大竹匾,将糯米粉摊在上面,慢慢晒干。孩子们在匾子旁,用筷子不时地在匾子里划拉,随心所欲地在糯米粉上创作出自己臆想出来的各种图案,那种感觉真是好极了!
那几日,还有一件大事,就是准备包子馅。那时,猪肉很紧张,馅的种类基本是纯素的,有萝卜丝、青菜、豆沙的等等。馅做好了,孩子们总是被馅料的香味所诱惑,趁大人不在,偷偷用筷子夹上一口送进嘴里,真香!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7442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