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篇精彩的散文,希望大家喜欢。
当帮布达的邦克声响起,小村里的老人们先醒来了,小村也醒了,醒在沸腾的沙罐里,醒在氤氲的青茶里。在青海,在回族人的炕头,青茶又叫熬茶,是用茯茶熬煮而成的。每至清晨,伴随着缕缕炊烟,整个村庄沉浸在熬茶的香味里,这是青海乃至河湟谷地的回族村落所特有的。
奶奶早早起来倒腾起火盆,那只火盆是红铜的,边上雕有花草图案,还配着铜火钳、铜火铲、铜茶勺、铜茶漏。火盆边上放着木制茶匣,左边放盐,右边放茶。茶匣因了年代久远,里面的盐都渗出木板来,使茶匣外面的花花草草斑斑驳驳地变了模样。茶匣旁卧着那只毛色花白的猫,它不时仰头看看奶奶取茶,又眯上眼睛打起呼噜来。
奶奶看着沙罐里的水烧成了牡丹花样时,把茶放进去。沙罐里炖的青茶最香,离村子不远就有一个专门烧制沙罐的叫桥尔沟的村子。《秦边纪略》记载,远在明代,有几百回民因战争失败来到大通县,被蒙古部落首领麦力干收留,安置于当地的北川、白塔一带,许“各仍其俗”;这些人大多是工匠, “善火器”,桥尔沟的“沙罐匠”们就是这些人的后裔。桥尔沟村背靠以无烟煤著称的金蛾山,据《大通县志》载,早在明代,就有人在那儿挖煤。那儿的煤火头硬,灰少,烟少。民国时期,从大通到西宁有条煤道,每天都有许多木轮大车给省城送煤,自然是给那些军阀等富足人家的。沙罐匠就用当地的煤、青泥、红胶泥来烧制沙罐。
烧沙罐的主要燃料是木柴和煤。煤金贵,除非家里有喜事,才烧点儿。奶奶有一个专门放煤疙瘩的小袋子,常立在门背后。为了滚香的罐罐奶茶,我们走上十几里路去煤矿矸石堆上捡煤疙瘩来填满这个小袋子。奶奶有时也让我们给河州阿奶送点去,我们不愿意,奶奶就会说河州阿奶是苦命人之类的话。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4750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