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人间万象、宇宙万物、各色人等、宏观微观无不涉及,而这些材料一旦出现在文章中,就立即刻上了作者的主观感悟!
人生哲理经典散文欣赏篇一:人与书之间
弄了一阵了尼采研究,不免常常有人问我:“尼采对你的影响很大吧?”有一回我忍不住答道:“互相影响嘛,我对尼采的影响更大。”其实,任何有效物新闻记者不仅是吸收和接受,同里也是投入和创造。这就的确存在人与他所读的书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我眼中的尼采形象掺入了我自己的体验,这些体验在我接触尼采著作以前就已产生了。近些年来,我在哲学上的努力似乎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就是要突破学院化、概念化状态,使哲学关心人生根本,把哲学和诗沟通起来,尼采研究无非为我的追求提供了一种方便的学术表达方式而已。当然,我不否认,新闻记者尼采著作使我的一些想法更清晰了,但同时起作用的还有的我气质、性格、经历等因素,其中包括我过去的读书经历。有的书改变了世界历史,有的书改变了个人命运。回想起来,书在我的生活中并无此类戏剧性效果,它们的作用是日积月累的。我说不出对我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也不太相信形形色色的“世界之最”。
我只能说,有一些书,它们在不同强烈共鸣,在我的心灵历程中留下了痕迹。中学毕业时,我报考北大哲学系,当时在我就学的上海中学算爆了个冷门,因为该校素有重理轻文传统,全班独我一人报考文科,而我一直是班里数学课代表,理科底子并不差。同学和教师差不多用一种怜悯的眼光看我,惋惜我误入了歧途。我不以为然,心想我反正不能一辈子生活在与人生无关的某个专业小角落里。怀着副手人类全部知识的可笑的贪欲,我选择哲学这门“凌驾于一切科学的科学”,这门不是专业的专业。然而,哲学系并不如我想象的那般有意思,刻板枯燥的哲学课程很快就使我厌烦了。我成了最不用功的学生之一,“不务正业”,耽于课外书的新闻记者上课时,课桌上摆着艾思奇编的教科书,课桌下却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其、屠格涅夫、易卜生等待读得入迷,教师课堂提问点到我,我站起来问他有什么事,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说来惭愧,读了几年哲学,哲学书没读几本,读得多的却是小说和诗。我还醉心于写诗,写日记,积累感受。现在看来,当年我在文学方面的这些新闻记者和习作并非徒劳劳,它们使我的精神趋向发生了一个大转烃,不再以知识为最高目标,而是更加珍视生活本身,珍视人生体悟。这一点认识,对于我后来的哲学追求是重要的。我上北大正值青春期。一个人在青春期读些什么书可不是件小事,书籍,友谊,自然环境三者构成了心灵发育的特殊氛围,其影响毕生不可灭。幸运的是,我在这三方面遭遇俱佳,卓越的外国文学名著、才华横溢的挚友和优美的燕园风光陪位着我,启迪了我的求真爱美之心,使用权愈发厌弃空洞丑陋的哲学教条。如果说我学了这么多年哲学而仍未被哲学败坏,则应当感谢文学。
我在哲学上的趣味大约是受文学熏陶而形成的。文学与人生有有解之缘,看重人的命运、个性主主观心境,我就在哲学中寻找类似的东西,最早使我领司哲学之真谛的书是古希腊哲学家的一本著作残篇集,赫拉克利特的“我寻找过自己”,普罗塔哥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的“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犹如抽象概念迷雾中耸立的三座灯塔,照亮了久被遮蔽的哲学古老航道。我还偏爱具有怀疑论倾向的哲学家,例如笛卡尔、休谟,因为他们教我对一切貌似客观的绝对真理体系怀着戒心。可惜的是,哲学家们在批判早于自己的哲学体系时往往充满怀疑精神,一旦构筑自己的体系却又容易陷入独断论。相比之下,文学艺术伤口就更能保持多义性、不确定性、开放性,并不孜孜于给宇宙和人生之迷一个终极答案。长期的文化禁锢使得我这个哲学系学生竟也无缘读到尼采或其他现代西文人的著作。上学时,只偶尔翻看过萧赣译的《札拉斯图拉如是说》,因为是用文言翻译,译文艰涩,未留下深刻印象。直到大学,才有机会系统阅读尼采的作品。
我的确感觉到一种发现的喜悦,因为我对人生的思考、对诗的爱好以及对学院哲学的怀疑都在其中找到了呼应。一时兴发,我搞起了尼采作品的翻译和研究,而今已三年有余。现在,我正准备同尼采告别。读书犹如交友,再情投意合的朋友,在一块耽得太久也会腻味的。书是人生的益友,但也仅止于此,人生的路还自己走。在这路途上,人与书之间会有邂逅,离散,重逢,决别,眷恋,反目,共鸣,误解,其关系之微妙,不亚于人与人之间,给人生添上如许情趣。也许有的人对一本书或一位作家一见倾心,爱之弥笃,乃至白头偕老。我在读书上却没有如此坚贞一的爱情。倘若临终时刻到来,我相信使我含恨难舍的不仅有亲朋好友,还一定有若干册体己好书。但尽管如此,我仍不愿同我所喜爱的任何一本书或一位作家厮守太久,受染太农会,丧失了我自己对书对人的影响力。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4732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