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承载文化的城散文
一座城真正的完美不在于它拥有什么,而在于它是什么。
小时候,我家住在卷烟厂一带。那时的厂子很多,农药厂、造纸厂、化肥厂......可以说我是在工厂堆里长大的。工厂于那时的我来说,并不意味着污染、肮脏、危险之处,更多的是它贯穿着我的童年生活,承载着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的不同风味所给我的记忆。
现在,那些厂都已关闭,唯独只剩下卷烟厂了。化肥厂那一带正在架桥修路,工程完毕后可以直接打开一中一带到新火车站一带的交通,且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乘船渡河了。而唯一没有改变的是桥下缓缓东流的潇水河。看着从前居住过的房屋,玩耍过的场地被一一推为平地,我想,多年后承载着我的童年的这一切是否再也无处可寻?
多年在外地求学,去年刚回到零陵。因此,我更能强烈地感受到这座城的点滴变化。
萍岛一带变了,中山路小学一带变了,连公交车停靠站点也变了。它们换上了富有本土风情的传统服饰,迎接与它们相逢的远客,好不热情。但是它还在努力完善自己,它仍有许多的不足。现在它在向它的人民汲取意见,以求打造一个载有共同灵魂的最淳朴、最真实、最具本土特色的城。于是,一场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设开始了。
说到城市建设,我想起了二战过后近乎废墟的柏林。超过80%的历史建筑遭到盟军轰炸的彻底破坏,整个国家都被瓦砾掩埋了,可以说那时的德国是个废墟之国。棘手的重建工程随之而来,于是,一场关于到底是推出现代风格还是照搬旧式风格的争论在德国展开了。一些人认为复原战前的建筑相当于掩盖战争的痕迹,是不尊重历史。其他人则认为完全现代化的设计等于抛弃了数世纪以来的`文化积淀。我们都知道,没有什么事物不是白就是黑的,一切都是可以折中调和的。
如柏林的Neues博物馆,则尝试在两者中寻求平衡。Neues博物馆将古典和现代的元素相融合,在继承与创新中找到了一个契合点,使曾经的废墟和现代的建筑实现了完美的融合。而这只是柏林众多著名建筑中的一个缩影。
再说人文情怀,此可谓一座城之精髓所在。纵观世界各国著名之城市,如东京、巴黎、伦敦等可谓是人文关怀之典范城市,更有甚者,如美国,简直将其民族精神中的幽默感发挥到了极致。美国纽约地铁站和其它一些公共场所,设立了专门对口香糖进行回收用的卡通标靶。路人可以把吃完的口香糖投向标靶,投中者可获取奖励,未投中的口香糖则落入靶下的回收箱。
我去过的地方不算少,但要论中国人文关怀之典范城市,我还是要向一些常常走南闯北的朋友取取经。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此典范城市之头衔应发给西安。虽然很多城市也或多或少有一些人文关怀的东西,但要论公交车牌上附有盲文导乘牌的,西安是唯一一个。所以,人文关怀不需要做到面面俱到,只求能够“一针见血”。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当“以人为本”,并表明“城镇化首先是人的城镇化”。没有了这个基石作为前提,这座城便失去了建设的意义。
所以,当一座城以继承与创新为主旨时,它便成了自然之城;当一座城敢于示众它的灵魂之时,它便真正成了一座活城。这是一座有独特灵魂的城所具有的基本特质,也正因此,此城才可骄傲地说:“我是自豪的!”
【一座承载文化的城散文】相关文章:
1.一座城情感散文
3.一座城经典散文
4.怀念一座城的散文
6.一座城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45287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