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审美的散文
人的审美注意是在大脑皮下结构和皮层相互作用的一种直觉观照,所形成一种特殊知觉,由知觉主体与知觉客体相互契合、渗透而形成的。它积淀了人生经历、性格情趣、思想追求、经验借鉴、语言的知识认知 ,最后定格为一个审美观念。它是一种对事物审美知觉活动的结果,将外部世界与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融为一体,在审美主体的头脑中以表象呈现出来。是人对事物外在审美特质的感觉、知觉、表象及在预先审美直觉的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其生理基础是健全的审美感官、大脑,其动因是审美实践,其敏锐性、宽广性、深邃性直接受人的审美直觉。
审美是以客观存在对美、丑作为对象审美观点、能力和审美态度为主观条件。在审美过程中,人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相互作用,通过视、听感官感知对周围现实美的特性(如社会关系中、人的行为中、艺术中的美和丑、崇高和卑劣、悲剧、欣赏、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它是在人的创造性活动中形成、并在人对周围世界的审美关系中实现的。人们在观赏具有审美价值的事物时,直接感受到的一种特殊的愉快经验。
审美需要,是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自然、社会、人、物)以及文艺作品的审美感受能力、鉴别能力、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人们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正确的审美观。使人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就必然要进行审美实践活动,从事美和艺术的创造与欣赏,人的审美需要主要表现为一定的审美愿望、审美旨趣、审美要求和审美意向等。审美需要的产生根源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因而,人的审美愿望和审美要求成为推动审美创造和艺术欣赏,进行审美活动的欲望和要求审美能力不断提高,使人的心灵得到陶冶和塑造。
审美范畴,是在人们审美把握世界的过程中产生的,它既是审美把握现实的成果,又是审美把握现实的手段,它既反映客观审美对象的特性。比如,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审美主体是实践的、社会的、富于创造性的主体,是使对象成为审美对象的条件,审美对象只是对人才存在,只有人才不仅具有物质的、生理的需要,而且有精神的需要。
审美功能,是对于人们的愉悦、吸引、鉴赏作用。人类的劳动商品附加审美功能,主要是指商品的款式、造型、颜色、色调、包装、装璜,以及商品流通中的服务、信誉、价格条件等方面。审美鉴赏,是更高层次上的审美活动过程,理性因素相对突出。在审美感受中,就包含着一定的审美鉴赏因素,如,“欣赏美丽的服装,赞叹优美鉴赏”。
审美标准,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用以判断对象美丑的审美尺度。审美过程主要是心理过程。审美标准是以经过审美感觉、审美知觉、审美表象,然后才能渐进到艺术思维(美感)。人从一定审美需要出发对各种审美对象所产生的主观情趣、态度、兴味、好尚和追求。审美的形式美感:包括对线条、体量、整体性、色彩、稳定和秩序的感受。审美标准是指美的对象的客观判断对象的美和丑、高与低的审美价值。这种审美判断与逻辑判断不同,是一种情感性判断。是在直接的审美活动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由社会决定的、内在地为审美创作和审美感知的需要所确证的,对审美对象作出正确的审美评价,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具备一定的美学知识,掌握正确的审美标准。
审美主体,审美主体(人)对审美对象(现实中和艺术中的美)的一种主观感受和体验。具有社会主体和个人主体的两种含义,但一般来说通常是指个人主体,即人类个体或个体人。因为与客体相对应的主体并非机械地、消极地、被动地客观世界,而是通过实践积极地、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审美主体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审美对象,审美对象又刺激审美主体的感知活动,审美情感则是日常情感的升华,主体的审美目的、理想,对审美对象的认识、评估,以及原先已积淀的审美经验、审美观点、性格、气质、能力等等,对缺乏审美修养的人来说,再美的事物也没有审美意义,也无法成为他的审美对象,而他自己也就无法成为审美主体。
对人的审美,人体美既包括内在美,又包括外在美,外在美主要表现为人体美、服饰美、风度美,内在美主要是指心灵美,主要表现为人生观、理想、性格、情操、修养等。例如,“人体美或者说身体美“裸露”,人体是高于一切其它形象的最自由最美的形象。完美的肢体与自信、活力,“裸露”服装所表现的是生命的财富。“裸露”的.流行已不仅仅只限于表现女性的性感美而已,它被赋予了更加多的意义:并不是说露的越多愈好,而是怎样用“露”来表现“美”,如何露得巧妙、露得高明,想要表现某种特定风格是该露在何处,并与社会大众产生对生命的“美”的共鸣。也是人类对自身的审美感受。美的体型形成人对生理感官的快感只是生理欲求得以满足、冲动得以发泄后所引起身心愉悦使我们注意到身体某部分的快感,而且最惹人注意的是它所从出的器官”。一切快感都是固有的和积极的价值,但决不是一切快感都是审美的感知。审美欲望的强度决定了审美活动所能进行的程度,没有审美欲望的人很难进入审美境界。
审美对象情感,亦称“审美客体”。被主体认识、欣赏、体验、评判、改造的具有审美特质的客观事物。审美对象能使欣赏者产生审美愉快的事物。从而激起人的审美意识的客观基础和美感的源泉,制约着人的审美态度和审美创造,而人的审美实践、审美意识、审美创造又使对象向人生成,成为人对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构成相互关系,审美对象是不能脱离审美主体而孤立存在的,也就是说,只有当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构成一定的审美关系,人们才能获得审美体验。 情感,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映,它不是对客观对象和现象本身的直接反映,审美情感并不是由知觉本身产生的,而是因为在审美知觉中,人们已将自己的心灵投射到审美对象,给审美对象补充使人在审美知觉中产生审美情感。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的情感活动有时被称作审美快感,但审美快感同生理感官的快感有着本质性的区别。物化于情,情化于物。因此,人之情与景,人之心与物的交融合一。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32995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