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庭,婆媳关系剑拔弩张,幸运的是,我和婆婆的关系一直都很融洽,这些都得归功于我有一个好婆婆。
婆婆是个热情随和、心直口快的人,她乐观开朗,个性直爽,声音洪亮。婆婆的嗓门比较大,记得我在家里养胎、带儿子那两年,婆婆每次去赶集,还没到家门口,我便知道她回来了。因为未见其人,已闻其声。只要她一走到村口,我就能听到她和乡邻们打招呼、聊天的声音,这声音对我来说是那么地熟悉,是那么地亲切和温暖。
婆婆和公公是同村人,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经过媒人的撮合,就组建了家庭。那时候公公家里一贫如洗,婆婆也不嫌弃,她看中的是公公的勤劳和能干。婚后,公公婆婆白手起家,从分家时的家徒四壁到后来的锅碗瓢盆、家具物什等开始慢慢添置。可以说现如今家里的一针一线、一砖一瓦都是他们二老年轻时用辛苦的劳动换来的。
那时候,公公是村里的队长,经常要出门开会,忙于村里的工作,因此家里的大小事都需要婆婆一个人操心。婆婆和公公一共生了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我老公排行老二,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在他们兄妹几人上小学时,公公婆婆考虑到孩子大了,现有的几件老房子不够住。于是婆婆又开始着手准备盖新房,公公是个大忙人,盖新房又要靠婆婆一个人操心。在婆婆的操劳奔波中,七间崭新的砖瓦房拔地而起,房间布局分为四间正屋外加三间偏房,我们现在还住着这七间房子,前几年政府补贴危房改造,又把正屋的柱子换了一下,墙壁重新粉刷了一遍,地板也重新铺了水泥,凝聚着婆婆的心血、汗水和深厚感情的沧桑老屋又焕然一新。
后来国家政策越来越好,公公的勤劳能干加上婆婆的持家有方,老公一家五口的生活也逐渐好转。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公公却患上了肝癌,从此一病不起,最终撇下妻儿走了。那时,大哥和大嫂还没结婚,老公才二十出头,操持几个儿女的婚事这个重任又落到了婆婆的肩上。家里突然失去了顶梁柱,仿佛天都要塌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婆婆常常一个人坐在院子里默默流泪,她思念自己的丈夫,担忧儿女的未来。逝者已去,生者还要坚强,面对这个晴天霹雳,婆婆选择了坚强面对,她像个男人一样,天天夜里扛着铁锹去田里看水,领着孩子们干活,后来又逐步让三个孩子成了家。
一个女人,力气单薄,无法独立完成农田里的活,儿女们又不愿意在家务农。无奈之下,婆婆只好改嫁,经人介绍,婆婆与邻村的黄叔叔结了婚。有了黄叔叔的帮衬,婆婆肩上的重担才轻了几分。我认识老公的时候,已是公公去世三年后,家里已经没有了悲伤的气息,他们把对公公的思念隐藏在了心灵的最深处。和老公订婚后,我们就双双南下打工,因此和婆婆相处的时间非常少。真正和婆婆的深入相处是在我们结婚后,那时我怀了儿子,在家里养胎,生了儿子,我又在家里带他,一直到儿子快两岁的时候才出门打工,这期间和婆婆在一起差不多有三年的时光,也是从认识老公到现在,我和婆婆在一起最久的一次。
刚开始,因为对婆婆不太了解,我也是小心翼翼地和婆婆相处着,生怕不小心做错了什么,让婆婆不喜欢我。可是接触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婆婆非常直爽、大气,也很疼我。那时候家里因为我们结婚花了不少钱,还欠了一些债,但婆婆还是隔三差五地去集市买一些水果和蔬菜来改善我的伙食,每次做了好吃的饭菜,婆婆总是让我先吃,看到我的凉拖鞋旧了,马上就去买一双。有时我洗好澡了,衣服放在盆里还没来得及洗,婆婆洗衣服的时候也顺便帮我洗了,弄得我怪不好意思的。
儿子出生后,婆婆更是尽心尽力地伺候我坐月子,婆婆要给家里人做饭,还要给我准备一日三餐,每天都杀一只老母鸡给我吃,我的衣服还有儿子的衣服和尿布都是婆婆在洗,这些事情婆婆都是不厌其烦地去做,毫无怨言。刚出生的孩子,浑身软绵绵的,连骨头都是软的,刚开始我不敢给儿子穿衣服、洗澡,婆婆一边侍弄儿子,一边耐心地教我。婆婆偶尔有空,就抱着儿子,看着他的小眼睛和他说话,我在一边看着就觉得好笑,忍不住问婆:“妈。孩子那么小,你和他说话,他能听懂吗?”婆婆说:“当然啦!你别看孩子小,他也会看大人的脸色,你有空的时候要多对着他笑,多和他说话,这样孩子长大后才会更加聪明活泼。”我半信半疑地点点头,偶尔也学着婆婆的样子和儿子说话,刚开始会觉得很别扭,感觉像是一个人在那里自言自语,慢慢地,我也习惯了,后来儿子大一点会对着我笑,我终于觉得婆婆的话有一定的道理。那时候大哥大嫂在外地打工,侄女也托付给婆婆带,婆婆带着四岁的侄女,还要伺候我们母子,还要干活做家务,实在是辛苦了婆婆。
那两年,我在家里只负责照看儿子,婆婆什么活都不让我干。有时我早上爱睡懒觉,婆婆把早饭做好,他们吃过饭后把碗洗了,把我的早饭留在锅里温着,自己就下地干活去了,等我睡到日上三竿自然醒的时候,锅里的饭还是热乎乎的。就连现在偶尔回家,婆婆也总是起得比我们早,在家里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婆婆做早饭。我想回娘家了,婆婆和黄叔叔就把我和儿子送回去,有时候妈妈他们也会过来接我们。在娘家玩了十天半月,婆婆又让黄叔叔开着拖拉机把我们母子接回去。
为了以后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在儿子快两岁的时候,我又把儿子托付给婆婆照顾,自己出门打工了。儿子留在老家,我的心也在老家,时常会牵挂他,就在他四岁半的时候,动员我老公把儿子接到了身边。那时候侄女也早已经被大哥大嫂接到城里读书去了,本以为这下婆婆也该过上轻松安稳的'日子了,可不曾想到老天又和婆婆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儿子来到南方半年后,在那个夏日午后,黄叔叔像往常一样背起药筒去田里给水稻喷洒杀虫剂,疑似农药中毒,他反复地腹泻和呕吐,最后在家里挂点滴的时候骤然离世。那晚深夜十点多,当我们接到妹妹的电话,听到那个噩耗的时候,内心也非常地震惊和难过。黄叔叔是个好人,老实勤快,心细,脾气也好。农闲的时候,他会把从山上捡来的木头,用斧头劈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柴火,整整齐齐地堆在屋檐下,就连做饭、洗碗、扫地、洗衣服的活都会去做。以前就听婆婆说过,黄叔叔非常疼爱儿子,有时儿子不听话被婆婆惩罚,黄叔叔总是拦着、护着,不让婆婆打。
由于时间太仓促,我们没来得及回去,是大哥和小妹在家里处理了黄叔叔的后事。大哥怕婆婆一个人待在家里太伤心寂寞,想接她去城里住一段时间,可好说歹说,婆婆就是不肯去,让妹妹陪她住了几个晚上。后来我们回家无意中提到此事,我就问婆婆,问她当时一个人在家不害怕吗,婆婆说,害怕也没有用呀,你们都有自己的生活,我迟早都要面对这个空荡荡的家。
婆婆刚强又能干,送走了两任丈夫,对找老伴儿也失去了信心,如今我们常年在外地打工,大哥和小妹也有自己的家,也只能偶尔回去看一下她。婆婆常年累月守着我们的老房子,一人,一狗,一群鸡鸭,就是婆婆的生活,婆婆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空巢老人。婆婆曾经说过,她的眼泪都流干了,以后只想自己好好地生活。婆婆虽然老年在感情上有些孤单,但手头却不缺钱花。因为我们那里以前是农场,所以那里的老人都和机关单位的老人一样,享有养老退休金。婆婆从五十岁时的一两百元到现在已经可以领到一千七八的养老金了,去年回家,我打趣地对婆婆说:“妈,您的命真好,再过几年您的工资比我还高了。”婆婆笑眯眯地回答:“娃儿呀!还不是因为国家政策好,咱都是享国家的福呢!”婆婆是个勤快人,养老金除去必要的花销,剩下的都存着,家里的冰箱、洗衣机、电视机都是用她自己的钱买的,这么多年来,从来不曾开口问我们要过一分钱。大部分时候,她都靠自己的双手自力更生,菜园子里种着各色蔬菜,忙月里,就去给人家插秧,一天也可以挣一百多元。秋收的时候,就去田地里捡稻谷、拾花生,再不然就开着她的电动老年三轮摩托车去山上捡柴火,人家卖完树筒后砍下的树枝都是很好的柴火,婆婆把那些树枝拉回去,自己用斧头劈成小块,码成柴火垛。每次回家,望着那高高的柴火垛,对婆婆的心疼和敬佩便多了几分。
我真的挺佩服婆婆的精明能干,婆婆不仅干活手脚麻利,还会操办家里的大小事宜。听婆婆说三个舅舅的婚事都是婆婆一手操办的,老公三兄妹的婚事以及生儿育女和孩子过生日,还有她自己的六十大寿,也都是婆婆操办的。这么多年来,婆婆独自撑起一个家,婆婆的独立能干,我这辈子都学不到一半。
婆婆性格开朗,没事的时候,也会打点小麻将,乐呵乐呵,经常去左邻右舍串串门,聊聊天。婆婆心直口快,乐于助人,在村子里人缘也很好。婆婆为人热情随和,每次娘家来客人了,婆婆都是热情大方地招待。婆婆生活节俭,自己舍不得吃穿,有时我们给她买的新衣服,她挂在柜子里几年都舍不得拿出来穿。虽然她自己生活节俭,对儿女却是慷慨大方的,每次回家过年,婆婆都早早地把年货置办齐全,我们回去只是稍微帮忙打扫一下卫生,再帮忙煮一些过年吃的卤菜,准备一些饺子和包子之类的食物就可以了。每次出门,婆婆都会提前将腊肉、腊鱼、腊鸡、土鸡蛋、皮蛋、菜油、蜂蜜等土特产准备好,让我们大包小包地带出门。
婆婆待人宽容大度,有时候我们对她说话语气不好,她也不计较。这么多年,婆婆都是拿我当亲生女儿一样疼爱的,十几年的婆媳情,让我们成了最温暖的亲人。也许有人会觉得婆婆和媳妇天生就是冤家和克星,但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婆婆就是我生命里的贵人和福星。婆婆一个人独自在家,是儿女心中最大的牵挂。不孝儿孙不能承欢膝下,愿您老人家能够照顾好自己,健健康康的,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婆媳情散文】相关文章:
1.和谐的婆媳情散文
4.小品剧本《婆媳》
6.情与礼散文
7.向晚情散文
8.雪情散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18930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