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里,那个倒霉的武大生前的职业是卖“炊饼”。至于炊饼是个什么东西,很让后人抓狂。其实它在当时本来叫“蒸饼”,因为犯了大宋朝仁宗皇帝(叫赵祯)的讳,只好改叫炊饼了。这一改不要紧,弄得后人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蒸饼就是馒头,所以,炊饼也就是馒头。中国的讳源远流长。好像从周代就开始了。以前是没有的,也许是因为那时的'文化还不发达的缘故吧,想讳也没有别的字来讳,所以只好那么叫着,甚至名字也是重的,让人分不清谁是谁。但到了大周,文化发达了些,还有一个“礼”出来了,既然这样,再不讳就不好了。于是开始讳。但究竟还是很少的行为,大约还是文化的缘故。
秦始皇车同轨,书同文,统一了六国,文化是大大的发达了,就干起焚书坑儒的事来。这是看得见的手段,至于比较隐秘的,就是大大加强“讳”,那时秦国有个“端正法度”,改成了“端直法度”,因为“正”和始皇帝的名字音同,所以只好不用。皇帝的东西只有人家自己能用,别人如果用了,就是犯上,就是政治思想不正确,就要被和谐。比如汉明帝叫刘庄,于是觉得《庄子》大逆不道,干脆改了吧,叫做《严子》,搞得人都不知道严子是个什么子。这是死人为活人避讳,也算一大特色了。
还有比较不近人情的避讳,宋朝的时候,有个叫做徐绩的先生,他尊爹叫徐石。这个徐绩先生是一个大孝子,为了避他爹的讳,走路从来不踩石子,见了石头就要躲得远远地,碰到过石桥的时候,就叫人背着过去,生怕踩着石头。这样一来,反倒给石桥增加了负担,所以徐绩先生的办法还是太笨。我倒是有一个主意,徐绩先生过石桥的时候,干脆自己背着石桥,这样,不但踩不着石头,还不增加石桥的负担。
现在是文明时代,早就不避讳了吧?
【由一个馒头想起的散文】相关文章:
3.一个馒头阅读答案
5.梦由心生散文
7.想起的诗歌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18921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