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的匆忙一路的心情,匆忙中积淀了太多的亲情。鸡年的元宵节要来临了。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元宵节的情感散文,欢迎大家阅读!
儿时的元宵节
很多地方把腊月二十三叫做小年,石家庄把三十叫做小年,而在我老家——豫北一带,称元宵节为小年。
过完大年没有几天小年就到了,对于孩子来说,小年比大年更热闹。小时候的豫北农村,电灯还没有普及,就是安了电灯也经常是没有电。一到晚上农村的街道漆黑一片,所以孩子们对灯是非常渴望的。由于当时比较贫穷的,过元宵节父母一般不给买灯笼和烟花的,孩子们为此想了很多的办法。刚到正月十二,我们一帮小孩儿就按捺不住了,找来几颗大红萝卜,把下面带尖的部分削掉,把上面带蒂儿的部分翻过来,用刀子在中间剜的坑,放上点煤油,找妈妈要点棉花,搓成捻放在煤油里,用一根棍插到萝卜上,一个自制的萝卜灯就做成了。
正月十四的晚上,孩子们就开始上街,我们叫“试灯儿”,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孩子,大人给买一盏灯笼,很神气地在伙伴面前炫耀。很多孩子和我一样拿着自己做的萝卜灯就跑出来了,有的孩子更简单,不知道从哪儿找来一截三角带或是一块油毡就点上了。冬日漆黑而冷清的乡村街道上,顿时热闹起来,我们一帮坏小子,这几天特别的活跃,从村东头跑到村西头,又从村西头跑回村东头,有时候看到没有大人领着的小女孩提着一个比较好看的灯笼,就坏小子上去戏弄人家,把冒着黑烟的三角带在人家灯笼四周晃来晃去,直到把人家急哭才肯罢休。
到了十六晚上,是上街打灯笼的最后一天了,孩子们开始破坏别人的灯笼,我们叫“碰灯儿”,这一天不管把谁的灯笼碰坏了,都不会让赔的,大伙还是尽量躲着我们一帮坏小子,于是我们又再街里疯跑来疯跑去。我有几年的时间是不怕碰灯的,那时候我们村里有个小剧团,逢年过节组织社员们唱戏,我父亲扮演《红灯记》里的李玉和,不唱戏的时候父亲就把李玉和用的那盏铁路信号灯放在家里,我美滋滋的提上它,一摇三晃地在伙伴们面前炫耀起来,遇到拿纸灯笼的,我也要上前戏弄一番。
以后进了城,每天晚上都生活在灯火通明的.环境里,对灯的感觉就淡了许多。再以后有了孩子,每逢过元宵节也给他买个好看的灯笼上街,孩子似乎对灯笼没有多大的兴趣,我也再找不回来儿时的那种感觉了。
难忘那满街灯笼
今天是元宵节,看着满天绚丽的烟花,不由得忆起儿时元宵节满街灯笼,满街笑声。
在我们这里,元宵节好像是舶来品,儿时只知道这个节日叫小年夜,小年夜是一连过三天的,从正月十四开始,到正月十六结束。小年夜有孩子的人家都要让小孩挑灯笼,十四这天叫试(四)灯,十五这天叫正灯,小孩们挑灯笼要玩到很晚,十六这天叫了灯,了灯,就是挑灯笼完了,结束的意思,小孩们吃过晚饭,挑灯笼玩的时间很短。
儿时的灯笼都是纸糊的,不像现在的灯笼是塑料制品,灯笼的制作材料是高粱杆扎好骨架,然后糊上白纸,讲究的灯笼还要用彩纸作些点缀,或剪些小人,或剪些动物,或剪些花草张贴上,会绘画的就绘上图画。那时的灯笼各种型式的都有,方的,园的,动物型的,西瓜型的,千姿百态,每盏灯笼简直就是一件工艺品,让人欣赏不尽。还有那些会动的如羊抵头灯笼,走马灯。
未满周岁的儿童是不挑纸糊的灯笼的,儿时挑一个牛笼嘴,在牛笼嘴边沿上插柏枝,就算一盏灯笼,小孩由大人抱着,在街上玩耍。
回忆儿时的小年夜,回忆那快乐 的时代,不由的让我吟咏起那四言诗句:满街灯笼,遍地烛光,稚童笑语,悠悠情商。
那时街上没有电灯,清幽的月光下,孩子们挑着灯笼满街跑,相互比谁的灯笼好,三个晚上,满街尽是灯笼,欢声笑语不绝于耳,那情,那景给人无尽的愉悦。
现在我在街上看不到挑灯笼的孩童,更难觅形态各异的灯笼,街上只有明亮的街灯,震耳的烟花爆炸声和满天点点闪闪的烟花;而这十五的月色也显示不出它的清幽,我寻找不出儿时的踪迹,儿时的梦,让人平添几分惆怅。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2017元宵节微信公众号文章
2.2017关于元宵节的微信文章
3.2017元宵节文化活动简报
4.2017庆元宵节文体活动方案
5.2017元宵节的文章
6.2017庆祝元宵节文章
7.2017有关元宵节的文章
8.2017年元宵节作文400字
9.2017元宵节微信文章
10.2017关于介绍元宵节的文章
【有关元宵节的情感散文】相关文章:
6.有关元宵节的散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18434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