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丽的事物,人都有喜爱之情,自古皆然。就连在田里干活时的男子,脸朝黄土背朝天带着一身的泥土和汗水,只要艳丽一闪而过,也会将其惊呆,古代就有这样的事:“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汉乐府《陌上桑》)可见人对艳丽的渴爱。
牡丹的艳丽,更为世人所知,在诗人们的世界里,对它的描写之词,代代相传。“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娇艳色。 少回卿士爱花心,同似吾君忧稼穑。”(白居易 《牡丹芳》 )你看,求人已经无济于事了,要祈求上天的力量,让牡丹不要开得那么艳丽,可怜一下大地上的人们,白居易是一个天真的诗人。“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皮日休《牡丹》)李白也说:“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祈求上天有用吗?天上也有了,她不仅白天开放,夜晚照开不误。“桃李花开人不窥,花时须是牡丹时。 牡丹花发酒增价,夜半游人犹未归。 ”(邵雍《洛阳春吟》)牡丹花有它挡不住的光芒的时候,人们还在夜晚喝着酒去赏牡丹。
但,敏锐的诗人不仅看到它的艳丽的层面,更也能看到它敛光的层面。“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王维《红牡丹》)“簇蕊风频坏,裁红雨更新。 眼看吹落地,便别一年春。”( 元稹《牡丹》 )牡丹花有敛光之时。
作为“花魁”的牡丹,要么不开,一开就艳动京城,“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赏牡丹》)要么不敛,一敛就可以光芒全隐。
作为这种代表花的主人薛宝钗,在她的身上有儒家的“温柔敦厚”,更有刚柔相济的特点,她兼有探春的“刚”和黛玉的“柔”。探春的屋里主要展现的是刚的特点,整个屋里面所用的“大”字有八个:“大理石、大案、斗大、一大幅、大鼎、大观窑、大盘、大佛手”。黛玉处用的是如“夹路、小茶盘、窄”等词,在说到想给黛玉换窗纱时,“凤姐忙把自己身上穿的一件大红绵纱袄子襟儿拉了出来,向贾母薛姨妈道:‘看我的这袄儿。’”哪有在说别人窗纱的时候,拉自己的小袄出来的?不是这个女人有问题就是作家别有用意,当然是后者,是突出一个“小”字。宝钗的屋里,有探春的大气而没有那么多的摆设,有黛玉的柔和简朴而避免寒酸逼仄。你看,“异香扑鼻”、“奇草仙藤愈冷逾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茶奁茶杯而已”、“ 他自己不要的”、“(贾母)如今让我替你收拾,包管又大方又素净……你把那石头盆景儿和那架纱桌屏,还有个墨烟冻石鼎,这三样摆在这案上就够了。再把那水墨字画白绫帐子拿来,把这帐子也换了。”宝钗与黛玉不同,家里财力雄厚,作家写她的屋子“雪洞一般”,其实就是突出她的“富贵不能淫”的特性。在这里我用了这些文字来说宝钗,我想说明的是她敛光的思想基础,就是有高尚的做人品德。作为一个“圣之时者”,不是一味地耀闪着光芒,如果单纯地闪光,那她就是一个扁平人物,而不是立体人物,所以她一定是动静有时。关于她“刚”的.层面,我们在第五十六回欣赏她如何在后面帮助探春管理大观园以及其它回目中的情节,本文只关注她敛光的也就是“温柔”的一面。如果说宝钗同情刘姥姥是她的敦厚,那么她适时敛光就是她的温柔。在她身上我们能看到“温柔敦厚”四个字, 它是儒家的传统诗教,在长期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宝钗的“温柔”,在她的隐忍。
第八回:“(对着宝玉)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宝钗素知黛玉是如此惯了的,也不去睬他。”面对黛玉的讽刺挖苦,宝钗用一种含光的艺术处理,不跟她斗嘴:“(黛玉)一面悄推宝玉,使他赌气,一面悄悄的咕哝说:‘别理那老货,咱们只管乐咱们的。’那李嬷嬷不知黛玉的意思,因说道:‘林姐儿,你不要助着他了。你倒劝劝他,只怕他还听些。’林黛玉冷笑道:‘我为什么助他?我也不犯着劝他。你这妈妈太小心了,往常老太太又给他酒吃,如今在姨妈这里多吃一口,料也不妨事。必定姨妈这里是外人,不当在这里的也未可定。’李嬷嬷听了,又是急,又是笑,说道:‘真真这林姐儿,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尖。你这算了什么。’宝钗也忍不住笑着,把黛玉腮上一拧,说道:‘真真这个颦丫头的一张嘴,叫人恨又不是,喜欢又不是。’”这个 “笑,拧”“恨又不是,喜欢又不是”免去了多少是非。大家来看看一个钗黛的对比:“宝钗笑道:‘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又要讲经说法,又要普渡众生,这如今宝玉,凤姐姐病了,又烧香还愿,赐福消灾,今才好些,又管林姑娘的姻缘了。你说忙的可笑不可笑。’林黛玉不觉的红了脸,啐了一口道:‘你们这起人不是好人,不知怎么死!再不跟着好人学,只跟着凤姐贫嘴烂舌的学。’一面说,一面摔帘子出去了。”在整部《红楼梦》中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宝钗有过黛玉如此激烈而极端的语言和动作?
第二十八回,黛玉和宝钗同时在宝玉处,宝玉当着黛玉的面对宝钗下逐客令:“林黛玉道:‘理他呢,过会子就好了。’宝玉向宝钗道:‘老太太要抹骨牌,正没人呢,你抹骨牌去罢。’宝钗听说,便笑道:‘我是为抹骨牌才来了?’说着便走了。”摔帘子吗?也许宝玉那里没有帘子吧?其实,她是来调解的,有人还拿这个情节作为宝钗争风吃醋的依据,实在是看小了宝钗。
第三十回:“林黛玉听见宝玉奚落宝钗,心中着实得意……宝钗再要说话,见宝玉十分讨愧,形景改变,也就不好再说,只得一笑收住。别人总未解得他四个人的言语,因此付之流水。”正因为宝钗的隐忍,才让本来可能出现的争执“付之流水”。这是“花魁”在收敛锋芒。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18104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