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时不时,会从大脑里飘出心理学大师武志红说过的那句话:“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活在关系之中。”如果想要跳出所有的关系,一个人生活。无疑就是在构建一座与世隔绝的内心孤岛。
人和关系有点像鱼和水,谁也离不开谁。你无法逃避,也无法站在高墙之内。最好的办法就是适应各种关系,面对各种关系,去聆听去理解相互之间的需求和期望。使关系朝着正确,健康,共赢的方向发展。
没有见过我的人,第一次见面,总是认为我是一个活力四射,热情奔放的外向型人。其实不然,和大多数人比起来,我是最不善于处理关系的那种人。想要让我把人际关系当做一门学问来研究,来深入,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揣摩别人的心思,比要了我的命还难受。
我的行事方式做人的宗旨,就是和一切人打交道,做一切事情,尽量简单一点。特别是人际关系,相互之间猜来猜去,实在没有什么趣味。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到那些无聊的事情上去,等于是在扼杀生命。
并且在和他人的相处中,闹出不少笑话。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自己有一个不太准确的定位:也许这是情商不够高的表现吧!在我们北方,用一句地地道道的土话表达,叫“缺心眼”。是那种太过老实的人,不会察言观色的笨人。
按照笑来老师的说法,情商不高,是因为智商不高。甚至还可以把情商这个多余的东西从你的大脑里清除出去。可经过对比,自己也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差劲。有意无意,总能遇到许许多多的贵人。并且大多数时候,还能交到那种肝胆相照的朋友。甚至在能力的习得上和习惯的培养上,胜过周围绝大多数人。
为什么会在家人和同事的相处上,表现出小白。比如做事雷厉风行,只考虑自己的主观感受。比如凭一己之念,就对一件事情做出并不理性的结论。比如感觉自己没有错,会得理不饶人。比如讨厌哪个人,老死都不想往来,根本不想给自己和对方台阶下。
这样行事的结果就是,很多事情到最后就卡住了,无论是自己还是对方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自己常常生闷气,感觉不顺心,觉得干了许多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有时候也会怀疑,是不是自己不适应处理人际关系?
是否人过了四十岁,很多事情看开了,自然而然会变的成熟起来?还是越来越世故或者越来越功利?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心理,知道了换位思考,知道给彼此台阶下,或者认识到自己的渺小而变的无比谦逊,就是一种进步,可能是看书,也可能是经常写东西的缘故。
以前总觉得,只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别人就应该理解,或者按照自己的逻辑方式行事。一旦出现不同的意见或者结果,就会很受打击。而现在,会在做事之前多增加几种选项,并且一定要提前想到最坏的结果。如果出现.....自己如何应对?
自从有了行事前最坏打算这种处事方式,处理任何事情,心理反而没有以前那么焦虑。知道一件事情的难度,并且能坦然面对所有的结果,就是成熟。因为世界不会以一种方式转动,别人一定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意见。找到那个平衡点,使双方都满意,才是最好的方式。
前几天,妻子就提醒,今年过年必须去看一位朋友。我虽然满口答应,但心理上一直不乐意。我们之间多少存在芥蒂。而我一直就是个“硬骨头”,不愿意低头。最后被妻子催的'实在不行了,一时发怒“我这样的年纪,又不想干什么,没有必要对任何人低声下气。我过我的,他过他的,没有必要拉拉扯扯,违心的讨好别人。”
事后想想,其实我和他之间原本没有什么。自己认为的不和,说不定在别人心里早就前嫌尽失。自己发怒,是因为怕面对这样的关系。可再仔细想想,即就是自己在他面前示弱,又能怎样?即就是见了他,他不给面子,又能怎样?只能说明他涵养还不如我。这样想的时候,心里突然敞亮了许多,也坦然了许多。
当我真正和他面对面坐在一起的时候,我真诚的表示了自己的态度,而他显然比以前宽容了许多。也许随着时间的流失,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都在改变。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我有能力处理好很多关系。只要真诚面对别人,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对你。
去年年底,有位很久没有来往的朋友,突然打电话向我借钱。可能也是因为朋友第一次开口,我爽快的答应。我把工资卡中的所有钱打过去,不够,只能向妻子开口。妻子当时答应,可过后,找出这样那样的理由,坚决拒绝借款。
因为家里的钱本来就不多,留够那些钱只够孩子报名和家里的日常开销。既然答应了人家,就应该把忙帮到底,我费了百般的口舌,依然无果。因为面子上过意不去,不知道如何回复那位朋友,为钱的事情和妻子争吵起来。
其实,我知道妻子为了这个家,她本来就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可那笔钱数额确实不小,也确实存在风险。如果借出去,年后自己周转不开,又得向其他人开口。可当那位朋友借钱的时候,我不加思索就答应下来。
由于借钱的事,家里顿时弥漫一股不和谐的氛围。思考了一段时间,觉得自己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没有想好的事情,当时就不能满口答应别人。并且为了帮一个十几年没有来往的朋友,而让家庭不和,实在很不划算。
我主动和妻子讲和。我说:“算了,钱咱不借了。马上就要过春节了,不能因为帮助别人,影响咱们夫妻感情,影响咱们过年。借钱的事情都怪我,欠考虑,事先没有和你商量,我自己向朋友解释好了。”
妻子才开口了:“我也不是一个不讲道理的人,你这几年搞投资,家里的钱本来就不多。老人年龄都大了,孩子要上学考学,万一遇到什么事情,我们也需要周转,那点钱是我留的‘应急钱’。”最后,只能违心的向那位朋友回了信息,也得到了他理解。
经过了这两件事情,我学会了审视自己。当时自己为什么会想不开,为什么会发脾气,为什么会做出违反常理,或者愚蠢的事情?最后又为什么会意识到自己做的不对?就像亲眼看着一个正在做傻事的人。你能清楚的观察他的一言一行,以及他为何会那样做。
那一刻,我为什么会逆转?因为我的元认知能力被启动了。能对自己的情绪,自己的决定,有一个理性客观的回顾,审视,和评判。我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我完全有能力给自己打分,以便在下一场活动中做的更好。或者对正在做的事情权衡利弊,给出最优的选项。
以前总听家里的老人说:事缓则圆。其实世上绝大多数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紧急且重大,如果不做就会影响生命的走向。完全没有那么夸张。把事情稍微放一放,给自己留一点思考的时间。审视自己,不是怀疑,不是退缩,更不是懦弱,而是让自己的决断更正确,更完美,更清晰。才能在人际交往中,从容自若,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学会自我审视,让人际关系更融洽的哲理散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17968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