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搞”,仿佛成了某种社会特征,至今已不新鲜了。一开始,是冲着某些演艺“大腕”。比如把一部大片演绎成“馒头血案”之类。
恶搞者,在江湖上拥戴者众,一夜之间也成了大腕。继而就遍地狼藉了,解构诗人的、颠覆红色经典的、揪出名人挖苦调侃的,恶搞种种,不一而足。
在网络时代,成名的渴望被轻易地放大,而成名的底蕴则明显不足。于是,恶搞的追击目标,便往往是成名已久的经典。这是惠而不费、借鸡下蛋的“妙招”,更是成名的捷径。于是,恶搞经典者趋之若鹜。
更何况一些饱食“快餐文化”、挣扎在题山文海中长大的孩子们,对高头讲章的严肃敬而远之,一遇戏谑、戏说、戏弄,便觉津津有味。
更何况看到听到的“经典”或“名家”或“大腕”,如今可以轻而易举地踩在脚下,且变形到夸张可笑的.地步,自然有一种莫名的快感。
从某种意义上说,网上流行的某些恶搞,也并非毫无是处。在有的时候,成了文艺批评的一种独特形式,能听到年轻人的真实心声。
但是,多数的恶搞,是让人不能够接受的。
邻国有公司开发过一款冠以“红楼”的电脑游戏,居然让林黛玉进了青楼卖笑。很多网友闻讯亦拍案而起。毕竟,对祖先的文化,对记忆中“最美的一部经典”,总有不容亵渎之处。
然而,不幸的是,《红楼梦》似乎是最为频繁惨遭恶搞的牺牲品。生前“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曹雪芹,死后以一部经典之作,非但滋养了一批出版家、红学家和艺术家,更让一些人乱折腾。
更加不幸的是,最近,有名导演、名演员集体参与的所谓“明星版”舞台剧《红楼梦》,冠以“大型话剧交响史诗”、“明星大腕云集”之称,吊足了观众胃口。
然而,到了现场人们才发现,如此兴师动众、声势浩大,居然也有恶搞意味,服装仿佛布袋戏,人物竟说起了上海话和英语,主题含混不明,难怪观众纷纷离场以示不满——这是一个令人警觉的信号。
据说,尽管明星荟萃,尽管导演此前创作经验丰富,但是,演出前一个月,才定下主演;演出前夕众演员在场地上还“找不到北”、洋相百出。单凭这样的态度,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次严肃的艺术创作。
是的,人们或许可以容忍名画蒙娜丽莎被画上胡子,可是人们不能容忍被画上胡子的蒙娜丽莎还自称“经典”。
恶搞,不能失去文化底线,遑论侵入大雅之堂。
如果,连我们奉为艺术家的人们,连主流艺术园地,都失去了对经典的敬重,都可以随意而轻率地肢解经典;如果,当年曹雪芹们“十载披阅”、字字血泪才创造出来的心血之作,被而今的“艺术家们”翻着兰花指、打着创新的旗号颠覆,泱泱华夏文明又怎能薪火相传?
说穿了,动辄拿着经典折腾,还是缺乏创新的底气与自信。
【散文:莫把恶搞当创新】相关文章:
1.花落君莫惜散文
2.莫负春天散文
3.莫辜负散文
4.莫等闲散文
5.莫欺少年穷散文
6.楚莫的独白散文
7.莫贪便宜散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17758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