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秋三章_散文赏析
【山 镇 之 秋】
清晨里,这儿便宜显得极冷。清清凉凉的风在动,却总也吹不散那轻烟似的薄雾。仿佛这里便是雾的故乡, 山融在雾里,虚虚的一轮。神秘的就像一个梦。薄雾清亮起来,山前浮出一个小镇,那苍苍茫茫的,是覆盖着镇子的杂树,远远望去,全然一片秋的山林,走进去,有屋舍人家,闻得山乡烟火。
一条镇街,似山路一般斜斜地上去,屋舍便错落两旁,常有山石在屋前堆放。这里房矮,门宽,门边都卧着一个锅台,放一张方桌;进得门去,便有茶喝有饭吃,菜清香,饭甜美,吃罢与主人闲聊,才知这镇里有着一条出名的温泉;是泉水引来了游人,山镇也就多了时代的色彩。
街头立了栋新楼,一砖到顶还有像样的餐厅。地用水磨石,墙用贴墙纸,壁灯照明,餐桌也带了电镀;吃着饭,还可享受,四壁有着画框,画的是山水,却要油画表现,说那样才合乎城市人的眼光。生意红火起来,餐厅就轰动了整个镇子,有人就扩房,添椅,办起了美容店。一时间,男的进,女的出,山镇多了城市人的发型。一个女子走出来,脸上粉扑扑的红,一股淡淡的清香裹了她;见了镇里人,羞羞一笑,瞧到城里人,忙将眼珠儿埋下,闪过去,这才悄悄地瞅,暗暗地比呢。
秋天里,什么都成熟了,小镇里到处可见丰收的果实,屋前的树,叶虽已凋零,枝杈中挂满了壮壮的玉米棒儿,黄的一把,白的一把,一嘟噜一嘟噜架了去。树压弯了,有人为它搭上椽子,于是一条街就连成一片。远远望去,倒像镇里有了奇树,长了奇果,全然一个金灿灿的世界。
一担软柿挑到路边,一团红火儿,人们围了去,一个一个地拣着吃,把儿一堆一堆地放,末了数着把儿付钱;城里人来吃,尽挑大个儿的,先用指尖挑破点皮,一圈一圈地扯净,细看过,才放心地吸,轻轻咽,似乎这么吃了,才最香甜。
街里见了太阳,人出到屋外,一条青石上,男人一錾一錾地在打,石碴儿迸去,女人坐在门前的石墩上,手挫着玉米,眼却往那錾头上瞅,一颗心时常悬在空里。
嘣!的一声,男人使过了劲。
“哟!咋嘣人了”女人突地揉起了脸,瞪了男人一眼才说:“该死的”。
“嘿嘿”男人瞧着笑了,讲:“死了到好,省的听人骂我穷石匠呢。”
“不是么!跟了你享过几天福!”
“现在咋样?”
“亏你说得出口。”
扑哧,打一处起了笑声,两人慌忙瞅去,邻家的男人正蹲在石阶上,笑皱了脸说:“她嫂,我看你这几年可把福享了。”
“享的那门子富!还不是个穷石匠。”
“看你说的,这些年城里人把那石头当宝呢,凭我哥那手艺,卖一个石狮就够吃一年的。”
“没人把你当哑巴。”女人说着,笑了,脸也红了,她知道那兄弟说的是实话,跟上这石匠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她心里满意着呢,可脸上却不说。
她使劲地剥那玉米棒儿,让那玉米豆在她怀里活跳起来,噼噼啪啪地响着。
这声音是那样的欢快,那么的动听,像一曲优美、朴实的音乐,在这秋天的山镇里轻轻回荡。
【都 市 之 秋】
过了寒露,这天真就凉了,清晨外出,还有些冻手,却不冻脸。人们开始加衣,有的竟上了冬装,才刚刚进入秋冻,人就开始有了感觉。
城市的秋,变化最大的就是天空。天空里的云、气和温度。再不像夏日里那么的燥热、闷气、酷灼,一种清凉、冷爽就越来越浓重。天空里,多了雾,看不到一块一块的白云和蓝天是那么的分明,迟早都是一片蒙蒙的灰。特别是清晨,总有淡淡的薄雾笼罩,连太阳也被朦胧的发红,不耀眼,总感觉没有睡醒似的。
近些年,突然就报道有霾,霾是藏在雾里的,秋天多雾,霾也就来了。霾有害,都是些城市的废物,呈颗粒状,满天漂浮,这便害的人们提心吊胆,早早有人就戴上了口罩,防微尘的,到底起不起作用!但人心是平衡的,少了那一份担忧,从心理上说,她减少了一种忧虑,就多了一份健康。
这秋天,就怕风和雨。风来一次,树瘦一圈,再来几次,满地枯黄,树也就瘦到了家,光秃秃的一身骨架。雨来了,气温就往下掉,成十几度的降,雨就变得冰冷,冰冷的城市仿佛也在变瘦,在萎缩。绿变得深重起来,有了枯黄的叶,开始卷曲,缺少了生机,草也不再精神,霜打了似的,就连人,也不再那般的洒脱,尽管衣服加厚了,动作却变小变快,变得畏畏缩缩、蹴头爽脑的。
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也是死亡的季节,果子熟了,便要蒂落,成为一枚种子。叶儿完成了一生的使命,从春走到秋,秋深时,便落地而亡。人说它是落叶归根,而它不归根又能落向何处!在城市里,它就可以落往别处,一是垃圾箱,再者便是城市垃圾场。城市的秋天,垃圾就多,多得是瓜果皮削,人为了生存,为着健康,便拼命地汲取各种植物的果实,吃果肉不吃皮与核,这便产生了大量的秋天垃圾。所以秋天不光是成熟,不光是死亡,也是生产垃圾的季节,而生产者一定是人,是依赖人类生存的各种动物。
秋天的到来,就意味着冬的到来,冬天来了,人们就得准备过冬,商场里到处都挂上了冬装,一年有一年的流行时装,流行色彩和流行的促销方式,商店里就到处贴满了彩色的条子。有二折、有五折、有九五折,商家的脑筋用尽,消费者总是糊里糊涂地买,口袋里的钱比过去多了,也不在乎几十元的折扣。人在准备着过冬,城市也得准备着过冬,城市供暖,雾霾治理,环境管理等等一系列与冬季有关的人和物和事,都得有人规划,有人处理,这便是城市管理者的职责。
秋天不是一个安宁的日子,就容易出事,时节在转换,由暖变冷,而且冷得很快,有时就很突然,一场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南下,中国的地板图上有一半就成了蓝色,气温突降六到十度,北方高原地区就有了雪。这种急骤的降温,人体就受不了,感冒人增多,哮喘人复发,心脑血管患者发病率倍增,医患矛盾又开始磨擦。所以天气不可小瞧,它可以引发内患,患在人身上就发生登革热、埃博拉这类世界性的疾病,这都是与天气有关的动物、昆虫疾病窜到了人身上而无法免疫的结果。因此说秋天是个多事的季节,谁都得留神啊!
多事就多在秋天是个转换的时节,有转换就必然有复杂,从天到地,从人到物,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到人类聚居的城市,必然要在这种复杂的转换中度过,这种度过也是复杂的,复杂在有顺应也有抗挣,有适从也有屈服,有死的悲也有生的乐,有凄冷之感也有赞美之喜,总是矛盾的对立之中求得统一,在这转换时期,锋芒就特别的突出。这便是秋日,便是城市的秋天。
一旦寒冬降临,就是秋去冬来而春天便近了。城市之秋是暂短的,多事之秋也是暂短的,只要有风和雨,一天便比一天凉爽了去,凉爽地落了雪,这个城市就有了冬装,冬天的城市就会有着新的期待,那便是春花烂漫的日子。
城市总是在这种复杂的矛盾之中度过一个又一个的转换,并期待着一个又一个新的季节的到来。
【落 叶 思 秋】
又落黄叶了,是一片一片地往下掉,旋浮着、翻转着、斜落在地,落在树下的绿草间。就几天功夫,天气骤降,冷的人不断加衣,黄叶也就开始飘落,快将草坪覆盖完了,黄的、红的、褐的、平展的、卷曲的,全静静的浮在那里,叶上储满了潮潮的露水儿。它们在等待着死亡!慢慢地等待着生命的结束!在这深秋的时节里。
生命总是有限的,它们就有限在一年四季之中。初春,寒风抖峭,树杆上就爆出了春芽,叶儿如似婴儿就出生在那个时节里。有阳光和雨露,叶儿天天在长,没有几天,满树就绿绒绒的一团。春暖了,花开了,绿叶就托起红花满世界地去张扬,在展示青春美貌的年华。开始扯条发枝了,树木就壮大起来,丰满起来,绿叶也就长出了成人的模样。
成人的叶子是青葱的,像十七八岁的少男少女,浑身绿油油的闪发着亮光,在风里,它喜欢舞动,喜欢歌唱,总是把青春的绿展示在明媚的阳光下,光合作用使它的青春充满活力,到处都是团团的绿的生机。就是夜里,它也不曾休息,帮助母体在吐故纳新。它懂得生命的价值,在于每时每刻不停地劳作和奉献,否则它的存在就变得毫无意义。
夏日的阳光总是那般的强烈,绿叶儿在经受着最为严酷的考验,此时它已是壮年,它不可以躲在阴凉下面享受清福,而是让别人在它的绿荫中乘享夏日的清凉。暴风雨来了,它拼命地狂舞着,就在狂风撕下它的那一刻里,它也不会放弃从风雨中吸取母体需要的养分。它是大树的儿女,知道一旦离开母体,等待它的便是生命的结束,它很珍惜自己的生命,却更加珍惜养育它生命的母亲。
当秋雨绵绵时,叶儿已经活过它大半的生命,开始步入暮年,它托住沉重的身子,仍在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它明白寒冬即将到来,它的生命也将结束,但它不能因此而放下自己的天职,它活着就是要有意义,要为生命的运动奉献自己,它的生命是母体给的,它一生中每时每刻都从母体那里汲取养分,它成长的过程也是奉献的过程,它日夜不息的劳作是在帮助母体健康地活下去,只要母体健康,子子孙孙就能繁衍生息。
它毕竟就是一片小小的绿叶,或许一生里从未受过宠,就长在树杈的角落里,从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也不知道在明媚的阳光里炫耀是什么味道,在清风中跳跃欢唱又是什么滋味,它只是默默地长在那里,从不被人瞧过一次,就是让人看见它的绿也好啊,没有,它没有被注视过。
它不懂得虚荣,不知道炫耀自己能得到什么,也不知道受宠能获取什么样的满足,更不知道狂风暴雨的打击之后就一蹶不振。它不懂甜言蜜语,不懂阿谀奉承,不懂献媚卖萌,更不懂中伤和陷害,它就知道日耕夜作,兢兢业业,不停息的辛劳,而换取母体的生存和壮大。
因为它没有思想,就是一片叶,一片极普通的,有着生命特质和生存本能的树叶。人就奇怪这种生命,同样生存在这个特别的世界里,有着阳光、空气和水分,同样的有生有死,同样有着细胞的运动,可人和物就相差的太大太大了。它没有思维,没有智商,更没有情商,它是为活着而活着,活的很单纯,很专注,从生到死无声无息,静静的,生无愉悦,死无痛苦,终生辛苦劳作不止。人类崇尚春蚕到死丝方尽,而对于一片落叶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黄叶依旧在落,落满一地,由黄变红变枯变焦到死,最后缩成一团,当初冬的寒风将它吹走的时候,它便刺啦啦地长叹一声,这是在叹它的一生太短!还是对母体留下眷恋的情思!它的一生是充实的、丰富的、有意义的,可以做到死而无悔的。
已近深秋,望着这落去的黄叶和树,我究竟该思索些什么是好呢?!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17454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