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遇见,你那略带忧郁的双眸留给我深深印象。走近你,品读你,我看见:你是唐诗中的一首绝句,你是宋词里的一阕清词!—— 引子
很多时候,我喜欢在靓丽的风景前驻足,只为感受一种别样的赏心悦目。我发现,每一道靓丽风景的背后都有一段或悲或喜且令人唏嘘的故事。
你即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你的风景里写满了人之初所有的善良本性!虽然,我不知道“善良”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但是,你让我看到了你善良中令人惊叹的风景:
那段日子里,当你深爱的他偏离了爱情中线游走别处的时候,你对他没有责怪也没有怨恨,你只是选择了忍痛割爱、全身隐退。在你善良的心底,你宁愿让自己偷偷流泪也不忍心让另一个女人哭泣,宁愿独自伤痛也要成全他和她幸福。难道你不爱他了吗? 不!你对他的爱从来就没有停息过,因为你对爱情一爱即是天荒地老!正是因为你很爱很爱他,所以你情愿退回到朋友位置只为他能收获崭新的爱情;正因为你很爱很爱他,你甘愿做灰姑娘也要自己的王子幸福快乐!都说爱情是自私的,而你的爱情字典里只有博爱与隐忍。——这是一种怎样的爱?这是一种怎样的真爱呀!此情此景,天若有情天亦老!
历来,优秀的男人总被爱才的女子所青睐。千娇百媚的世界,物欲横流的时代,有多少男人能像柳下惠那般正襟危坐不乱于怀?你用深爱包容他的沉湎,因为他是凡夫肉胎;你用深爱谅解他的背弃,因为再优秀的男人一不小心也会步子走歪!
你何等的心细,很早你就发现他开始猎奇,你却从没打算将他这层面纱揭开;你何等的聪明,明明知道感情走远了,你却依然在原地等待重来!原来,那是因为你的爱情里只有这一份真爱,而且永远只能容下这一份真爱!这份真爱,是你灵魂奔赴的的方向;这份真 爱,是你亘古不变坚贞不渝的情爱!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呀?像朵拉成全毕加索喜新厌旧的爱吗?像张爱玲放手胡兰成移情别恋的爱吗?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人世间,不是所有的爱只要低进尘土里就能开出一朵花儿来 ,而人世间确实有一种不移不易痴痴不倦之真爱!屹立在长江边上的神女峰有着许多美丽而忧伤的传说:传说神女一直在等候自己的爱人回来,虽历经千年风霜她依然不改变目光注视的方向。那方向是有她爱人的方向,是她灵魂奔赴的方向!于是,她作为女性坚贞不移的爱情化身备受世人礼赞且千年传颂!
提起西汉时的奇女子卓文君,人们津津乐道的不是她的身世而是她的数字诗。据说,她的丈夫司马相如入朝拜相后,忘旧情意欲纳妾,遂修家书与卓文君。卓文君看了信笺上那“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十三个数字之后,情知有变,于是她借这十三个数字写下这样的回信:
“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转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懒十指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摇扇我却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风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就是这样一封委婉幽怨的回信,让司马相如想起了过去日子里点点滴滴的恩爱情景,他愧疚不已,随即火速打马还乡,接了发妻卓文君一起在京城生活,从此再不提纳妾之事!我想,当时的司马相如不仅仅是想起了过去的恩爱日子,他应该还为卓文君那句“ 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做了深刻的换位思考。是啊,如果世人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能做一次换位思考,都能想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箴言,那么,人世间一定会少去好多好多爱恨情仇、错综纠葛。
遥远的南黄海曾见证过你和他的爱恋,遥远的南黄海一直铭记着你和他的爱恋!
当你在漫漫长夜遥望南黄海的时候,其实,他也在遥望南黄海!那浩瀚无边的南黄海呀,滚滚波涛不断涌向他的胸口、撞击着他的胸口!他分明看见:一杯水你都要替他先尝尝或凉或烫!天那么冷你愿意将他的手揣进自己怀里温尽冰凉!你那么瘦小却鼓足勇气总能把他抱起来!他掉落的一根发丝你也要捡起来细心珍藏!
南黄海卷起滔天巨浪!南黄海终于雾霭散尽现出灵魂奔赴的方向!迷航的人儿呀,他终于在你的真爱中深感愧疚在你无声的呼唤中杨程返航!
看哪!南黄海的沙滩上有一对小别重逢的爱人,海风掀动他衣衫飘飘恰似她秀发轻扬!他们紧紧相拥着他们静静相互凝望,年华自此停顿,再不会有分离与忧伤!看哪!这是在暴风雨侵蚀中仍不会凋残的爱情奇葩,这是一曲人间真爱唱出了荡气回肠——
我只是个赏风景的人,而我的双眸在这能令天地动容的风景前却做不到坚强。泪湿眼眶的此刻,我灵感突来,且让我也给天下所有相爱的人写下几句带数字的良言警句以求共勉吧:
一朝成伉俪,二身别旁骛,情不作朝三暮四,心不贪五颜六色,别让小日子七上八下,用真爱缔造家庭与爱情九九归一!这么说来,真爱只有一个方向,那就是:灵魂奔赴的方向!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15005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