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故园秋色散文

散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时令已近深秋,秋风在轻轻地吹,秋雨在悠悠地下。

故园秋色散文

  那天,我带着家中3个小家伙,背着画板,一人一辆自行车,来到湘江河岸上的浯溪电站写生,别有风味。大家穿行在微微细雨中,任凭秋雨沾湿衣裳,倒觉得一种淡淡的凉意沁入心扉。簌簌的秋风也开始掠过山川与河流,漫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来到湘江河边,风助雨姿,雨借风势,两岸山水在微风细雨中凝成一幅浑厚的水墨画——故园秋色。

  秋的风景

  站在电站大坝上,眺望着对岸浯溪风景,那满山的枫叶,涓涓的溪流,不由得使我想起了,从祁阳这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地方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所写的一首诗:“东风吹暖碧潇湘,闻道浯溪水亦香;最忆故园秋色里,满山枫叶艳惊霜”。这是诗人在遭受江青一伙迫害被流放在安徽监狱时,痛心疾首、忧国忧民写下的一首《东风诗》。据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用尽力气猛击牢房,在墙壁上留下了深深的手掌印。面对这千古绝唱,我的眼睛湿润了,眼前的秋色更浓。是微风还是细雨,亦或是闸门水波的冲击,江面上船儿收港,商旅不行,近处浮光跃金,波光粼粼,远处薄雾迷迷,山岳潜行。

  江面数百米外,一桥飞架,似一道彩虹贯穿南北。远远望去,桥面上车轮滚滚,川流不息,这条大动脉便是通往我国西南边陲的322国道。在我的想象里,那“古道、西风、瘦马”似古代浯溪渡口的写照,那青石板铺成的渡口,七十年代随着大桥的建成已变成了一道彩虹。

  啊!故乡永州的浯溪,古香古色而又充满神奇。我们置身于湘江北岸,电站大坝,湘江河流、鱼船,以及河对岸绿树丛中的摩崖碑林,形成了一幅气势雄伟的图画。看那满山的枫叶,有紫的,白的,红的,粉的。只有临江隐约可见的浯溪摩崖碑林,亭亭玉立在江岸,把游人灌得半醉。因为那《大唐中兴颂》巨型瑰宝在溪口边傲然怒放,因为那苍绿劲松咬定坚石迎风招展,我们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了。

  而或晴空万里,山上的枫叶,层林尽染,万山红遍;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林中点点裸岩浮现。清风徐来,江面水波起伏,错落有致。如果漫步在风景如画的景区,一边欣赏“文奇、字奇、石奇”的碑文,一边聆听溪中“潺潺”流水,再沿着林荫小道,与昔日的道州刺史元结一道同行,让喧闹就躲在这宁静的秋景里吧!

  秋的韵律

  沿着电站大坝南行,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浯溪摩崖石刻处。但见这里苍崖石壁,濒临湘江,巍然突兀,险峻秀雅,连绵数百米,最高处拨地30余米,为摩崖文字天然好刻处。因而,浯溪露天摩崖,为南国摩崖第一家,为神州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浯溪摩崖诗文书法,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历时千百余年,享誉海内外。因此,我的故乡虽然没有风花雪月的色彩,却更具有一番秋的韵律。

  似浯溪摩崖石刻这样的古韵在全国并不多见,因此,1988年这里被列入全国文物重点保护行列。后经文物工作者的努力,查明自唐以来,共有300多位历史名人在这里留下了著名的诗、词、书、画、题词石碑达505方。其中唐代30方,宋代113方,元代5方,明代78方,清代88方,民国时期9方,佚名的182方。此外,还有途经此地的邻国越南使臣——安南,也在这里留下诗碑5方。真是会聚潇湘添锦绣,秀起人文争上游。

  何谓“浯溪”?公元767年,唐代杰出散文家、诗人元结二次再任道州刺史,从潭州都督府乘船返道州上任,舟经祁阳,因水浅泊舟登岸暂寓于此。受此处幽胜,“爱其胜异,遂家溪畔。”于是,将一条“北汇于湘”的小溪流命名为“吾溪”,意为我的小溪,后改名“浯溪”。从此,元结以溪为伴,以石为伍,以文会友,开启了他的浯溪摩崖石刻佳作。

  何为“三吾”?元结在此修建楼堂馆所为驿站避暑胜地,并作《浯溪铭》以记之,后来将“浯溪东北廿余丈”怪石命名为“峿台”,撰《峿台铭》;还在溪口“高六十余尺”的异石“上筑一亭堂,命名‘吾亭’”,撰《吾亭铭》。返任后,元结将三铭交篆书名家季康、瞿令问、袁滋分别用玉箸篆、悬针篆、钟鼎篆书写,并刻于浯溪崖壁上。从此有了“三吾”之名。这三块碑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特别是唐相袁滋书写的《吾亭铭》碑,现被国家文物局列为一级石刻,视为“国宝”。

  何为“三绝”?公元771年(唐大历六年),元结从书柜中找出10几年前率兵镇守九江抗击叛军时写下的充满浩然正气的名篇《大唐中光颂》旧稿,经过补充完善定稿之后,派专人赴临川,请他的好友——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来到浯溪,大笔书写碑文,并请能工巧匠选址进行石刻于摩崖上,于是,唐刻《大唐中兴颂》碑成为浯溪摩崖之精华。此处崖壁宽广达120平方米,碑高3.2米,宽3.3米,全幅面积10?56平方米。碑文共21行,每行20空,除去空格,共332字,每字直径约15公分。颜真卿写颂时下笔激越高昂,气势磅礴,字字刚正雄伟,气度恢宏,精神内蕴,字里行间充满刚毅之气,使中兴碑成为鲁公生平得意之笔,被誉为“宇宙杰作”,致使后人“百拜不能休”。清乾隆皇帝见到碑文拓片,视为“天球拱璧”。有这样的文章、这样的书法、这样的石刻摩崖临江矗立,如斧削成,“地辟天开,其文独立;山高水大,此石不磨。”因文奇、字奇、石奇,世称“摩崖三绝”,属“古今中外皆知”,故称为“摩崖三绝”。

  秋的故事

  我的故乡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千百年来,很少有人读懂浯溪的故事。在这个深秋的季节,我想讲几个关于浯溪的秋的故事。

  三吾胜景浯溪原为无名小溪。唐代宗广德元年(763),诗人元结发现浯溪,“爱其胜异,遂家溪畔”之后,又“因自爱之故”,别出心裁,以“吾”从“浯”,命溪曰“浯溪”;以“吾”从“广”,建亭曰“吾亭”;以“吾”从“山”,命最高的石山曰“峿台”,是为“三吾”,便建成了遍崖密布的露天碑林。真是“溪山留胜迹,文字结奇缘”。千年文脉,凝聚潇湘,孕育祁阳,惠及华夏,香飘全球。清朝抚湘使者吴大澄说得好:浯溪“园林之美,豪富所私,山川之胜,天下公之。公者千古,私者一时。大贤已往,民有去思,思其居处,思其文词。次山私之,谁曰不宜?”这里的“次山私之”,实为万姓之“公”。元结为创建这“天下公之”的“山川之胜”和对华夏文化的继承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与后来的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天下为公”不谋而合。

  镇妖出符在“峿台”镜石旁边,有一块直径27米,深17厘米的“镇妖夬符”,这是宋代员外郎柳应辰的“心记符”,又叫“柳押符”。“夬”本不是字,原是《易经》64卦的“夬”卦,有以刚决柔,以正压邪之意。传说甲寅岁柳应辰泊舟浯溪,夜有妖登舟作孽,柳便急书“夬”符于魔掌内,顿时电闪雷鸣,妖不见了。第二天早上“夬”符出现在崖壁上,柳公便刻石以镇之,还附诗曰:“浯溪石在大江边,心记闲将此处镌,向后有人来屈指,四千六百甲寅年。”预告此符能万古长存。从此浯溪妖魔绝迹,游人览胜平安无事。

  窊尊夜月峿台是浯溪的中峰,也是浯溪的最高点。因为在这小山峰顶上有平平整整的地方,因此由元结来此之后给命名为‘峿台’。后架起的亭台就叫吾亭了。其实这里还有个景点,就是在亭子外头,悬崖边上有一个半圆的小洞,就象是一个酒樽一样,传说是以前的清官山次在这里喝酒乘凉,其间有铁拐仙前来助兴。但是怎奈何酒量太大,酒少不能尽兴。于是山次把酒杯一扔,就掉进这石头里了。奇的是,这樽一入地就慢慢变大,变深,成了一个小酒槽,接着就从里面流出涓涓水来,香味散发,尝尝原来是美酒,并且数人畅饮,饮而不干。于是山次和铁拐仙就尽兴把酒言欢。可半夜有妖怪前来偷酒,铁拐仙把拐杖一扬,吓得那妖怪慌忙逃走,妖怪在峿台石头上留下个深深的脚印来,至今清晰可见。

  镜石含晖元结选拔能工巧匠在峿台边上的石上磨了一块1米见方的石壁,这石壁光洁照人,便取名“镜石”。明代大学士解缙在此留下千古诗章“石镜”:“水洗浯溪镜石台,渔舟花草映江开,不如元结中兴颂,照见千秋事去来”。在很久以前,浯溪边上住着一对夫妻,男耕女织,日子过的好不幸福。一天有人对男的说:你知道吗!在你外出的时候,你老婆在家勾引野男人啊!男的信任自己的妻子,但又对别人说的话有些怀疑,心里好不烦恼。一天,他在峿台上遇到了仙人,仙人告诉他:你在峿台的魔镜上涂些水在上面,就能看到你想看到的东西。于是这男的就照着神仙的暗示去做了。当他在魔镜上涂了水之后,就模模糊糊看到妻子正在家里和别人鬼混。这男人气急,兴冲冲的跑回家,拿起菜刀就把妻子给杀了。

  还有一种说法,胡儿安禄山被唐玄宗招降后,得到玄宗赏识,便在杨贵妃面前大献殷勤。虽然他比贵妃大十几岁,却愿意给贵妃当干儿子。荒淫无耻的唐玄宗鼓励贵妃收下这个干儿子。安禄山与贵妃来往就有了名分,你来我往,勾搭成奸。路过浯溪的唐将从镜石里看到这些后,就上书宰相姚崇,姚崇办事果断,向玄宗参弹劾安禄山,最后逼迫赐死杨贵妃。

  秋的记忆

  清代名人王士祯曾热情评赞浯溪胜景:“楚山水之胜首潇湘,潇湘之胜首浯溪”。浯溪碑林,可以称得上是永州众多名胜古迹中最幽深最厚重的一处,而摩崖石刻则是全国并不多见的古迹,故园秋色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记忆。

  从大门进去,宽阔的大道两旁是对称的高大青松翠柏,正前方是陶铸铜像及其身后苍翠蓊郁的山林。自山林的右侧鹅卵石小径进入林子,弯弯曲曲的小径向深处匍匐潜行。两边的树是清一色的细枝细叶,长长的枝叶自树梢悄然垂下,相互缠络着,不像是树,更像是青藤。风儿轻轻吹过,怡然自得地摇曳生姿。地上石缝里,缕缕藤萝随地蔓延,一丛丛野花星星点点地点缀其中,越发增添林子的轻柔秀美。这里有着浓郁的不经世事的纯自然气息。若是再在上面惬意地躺一下,坐一下,闻闻花香,听听鸟语,将所有的人世尘埃纷纷拂去,你会油然而生返朴归真的感觉。

  如果坐在林子深处的抒怀亭,临江可以笑看轻舟飞过,眼前是一丛接一丛,一簇挨一簇的迎春花藤。若是春天来游浯溪,你可以坐在这里一边看繁密的犹如巨大花带的黄色花藤,一边听亭子下面的湘江水拍打岸边石头的声音。透过绿色的枝叶的细缝,你还可以看见江面上来来往往的渔船,挖沙船悠然划过。人在这样的环境里,心灵会特别的静,感觉会特别的温馨。

  抬眼眺望,祁阳新城尽收眼底。远处天马山下,山影重叠,田野翠绿,烟囱林立,宝塔巍巍;近处的房子、铁塔,岸边葱郁的树木、浅白的沙滩一目了然。来到碑林的圣景地——三绝堂,更是感到心旷神怡,河对面是气势磅礴的浯溪电站全景。三绝堂共有两层,依崖而建,雕梁画栋,飞檐高翘,由八根石柱支撑,这在当时是少见的风格建筑。堂内悬崖石壁上就刻有著名的《大唐中兴颂》,也是“摩崖三绝”的精髓,以元结的“文绝”、颜真卿的“字绝”和所在摩崖自然天成“石绝”而闻名于世。这块巨碑已有1230余年的历史了,纪录着“安史之乱”后的大唐现状,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它的周围是“摩崖诗海”。纪录着历代名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展示着“楷、行、草、隶、篆”字文化。到了近代,陶铸的《东风》诗石刻更充溢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与“心底无私天地宽”胸怀相融合的博大精神。

  记住浯溪石刻,记住故园秋色,这里不仅是一个美丽的自然风景区,更是一块陶冶情操的胜地,因为它的艺术,它的史迹,永远令人爱不释手,永远留芳千古!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125815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