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翻译,并掌握文言实词“就”、“绝”、“假” 、文言虚词“于”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2、反复诵读,理解荀子对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的阐述与文章的论证艺术,尝试当堂成诵。
3、通过学习本文,反思并明确当前“学习”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诵读课文,背诵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
2、理解荀子对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的阐述与文章的论证艺术,尝试当堂成诵。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质疑、探究法
3、索引背诵法
预习要求
1、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搜集荀子的有关资料、古人关于学习的名言。
补充:荀子,名况。战国末思想家,先秦儒家代表。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主张“明礼义而化之”,即后天的环境可以改善人性的恶。所以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通过学习,积善不息,“涂之人可以为禹”。他的思想体现在《荀子》一书中。
《荀子》是后人为其编,大部分是荀子的作品。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多用比喻排比,这些在《劝学》中有所体现。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
近几年来,名人身上的文化气息渐渐浓厚,国学之风盛行。江湖之远,有于丹登百家讲坛,妙解《论语》,传递处世智慧;庙堂之高,有温总理答记者问,引经据典,展现传统精华。是什么让他们能傲立台前,光彩照人?是什么让神州大地重掀文化之风?一切归于学习的魅力。
其实,远在几千年前,一位先贤就总结了学习的重要意义。作为后人,我们对于学习的认识,虽然过了几千年也并没有走出他的一篇文章的内涵。这位先贤就是荀子,这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劝学》。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quanxue/3295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