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从《劝学》看荀子的教育观

劝学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在说理文中,巧妙地运用大量比喻进行论述,这是《劝学》另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有时作品集中了好些并列的比喻,从同一角度反复地说明问题。这种手法,在修辞上叫做“博喻”,不过一般大都是用来辅助景物描写。而荀子作品中的博喻都是用来说明事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从《劝学》看荀子的教育观。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从《劝学》看荀子的教育观

  荀子处在我国封建制取代奴隶制、全国大统一的局面即将形成的时代,是战国后期的一位儒学大师。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系统地阐述了学习的作用、作用,学习应有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途径和策略等,勉励人们努力学习。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因原文较长,一直以来入选中学课本的只是其部分内容,为了统观全貌而无断章取义之嫌、肢解割裂之弊,笔者对《劝学》全篇的观点加以梳理,并在条分缕析的基础上力求作出理性概括,使荀子在为学这一重要理由上的教育思想得以彰显,并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论断,体现了荀子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劝学》开篇即亮明观点:“学不可以已。”学习不能中断,学习不可停止,这样的观点反映了荀子要随着时代前进,不断获取新的知识,不断提高认识事物能力的一种迫切要求。先秦时代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科学技术水平也谈不上先进,荀子能有这样的理念,能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很不容易的。

  这首先基于荀子对学习作用的深刻认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直木“以为轮,其曲中规”;木材经墨线量过,就能取直(“木受绳则直”);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会变得锋利(“金就砺则利”),这些事例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转变原来的状况。根据同样的道理推论,人经过“博学”以及“日参省乎己”的修养,就可以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成为一个“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可见学习的作用是十分重大的,学习对改造人的品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里还有一点不可忽视。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还说:“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这就说明,通过学习、教育,不仅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而且可以转变人的社会习俗。教化的作用于此可见。

  其次,荀子能提出这样的观点,还取决于他对学习作用的深切领悟。作者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的比喻来说明学习的作用。接着用日常生活中习见习闻的情况组成四组比喻(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说明在人的固有条件并无变化的情况下,借助外力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据同理推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使自己发生质的变化。这种“学而后知”的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第三,人之为学还必须注意两点。其一,必须选择环境,也就是荀子所说的“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其二,必须谨慎行事,也就是荀子所说的“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quanxue/29888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