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语文阅读文章和题目

其他类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语文阅读文章和题目

  ⑴我在讲了庄子心得之后,有人问我,“我离婚了,日子困难,该读什么书”,“我要高考了,我应该看哪段话”。这个问题孔子和庄子都回答不了,他们那个时代不知道现在的生活。读书并不是像有一本《百科全书》放在那里,我们一查就豁然开朗了。

  ⑵但读书可以使安定的生活锦上添花,可以是惶惑时候的雪中送炭,可以在遭遇困顿的时候,让我们的内心镇定而勇敢。当一个死刑犯人还在读书,那么他读书的用处肯定不是求职,可能就是为了带一份安定告别生命。

  ⑶读书给了我们精神生活上的储备。我把自己读书的过程,称为老牛吃草。年轻或有空的时候,我把自己懂的、不懂的书全部吞进去。当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坎坷、真正想到用的时候,就调出来。这就像反刍。说起来,我读书,读的数量不是最多,读的质量也不是最精。我读书只有一个秘密,就是我有反刍的功夫,到用的时候可以调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咀嚼之后,这一部分营养可以融入我的生命。所以对我来讲读书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⑷一个人的阅读要达到什么样的境界?中国古人说起读书,按照孔子的说法,就是“汝为君子学,不要为小人学”。何谓君子学,就是让我们更超乎功利一点,让我们所学的一切,更多的不要想着实用,而要想着修养。因为一个人,只有内心修养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了解自己在这个坐标系上的位置以后,你才不会有起起伏伏的欢喜或者沮丧。我觉得这句话今天仍然适用。今天的人们读书通常走向两个极端:一个认为读书太有用了,一个认为读书太没有用了。认为太有用就是读书能装饰、提升自己;读书无用论则认为读书无法解决一日三餐的生计,读之何用?其实这两种论调,都会让我们陷入一种功利。这种功利的心情,严重剥夺了读书之乐。

  ⑸读书人里面我比较喜欢陶渊明。我大概从四五岁开始读书,家长通常说陶渊明是读书的反面教材,大意是,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小孩子读书万不能像他那样马马虎虎,可我从小学开始就是马虎,至今也没有改变过马虎的毛病。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愈发懂得了陶渊明的境界。其实这是大人们的断章取义,他们只理解了陶渊明读书观“好读书,不求甚解”前半部分的意思,却忽略了“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妙处。读书的境界是什么,是读到两个字叫“会意”,就是先有所会,懂的不是字面的意思。不是考据一个典故,而是一种悠然心会,就是那种无言之妙,可以读到忘了吃饭的那种欢心。

  ⑹读书前,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先了解自己的迷惑,知道我们的生命需要什么,然后读书读到豁然开朗。这种阅读的境界,就太快乐了。最后可以带来一种状态,让我们在充满各种选择的时代,自己的心有一点定力。有定力之后,我们的选择就多一些依据。

  ⑺在我看来,惑与不惑是外在与心理的制衡。阅读不仅是一种生活的元素,也会改变我们生活的态度,让我们从急功近利中摆脱出来。让孩子明白,读书不仅仅是为升学,还与一个人的理想、人格,以及获得幸福的能力和开朗的生命智力相关。

  ⑻让我们在生命困顿的时候面无惧色,在生命从容的时候带有欢欣,一辈子能有更大的快乐,我觉得这就是读书的.最大用途。

  1.(1分)本学期的教材中也有一篇启发引导我们读书的名篇,就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的《______________》。

  2.(2分)第⑴段中提出问题的人,他们对读书意义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分)结合第(2)段内容,概括作者所说的“反刍功夫”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

  4.(6分)下面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中假设一个死刑犯的读书场景,是为了说明读书有使人内心安定而平静的作用。

  B.孔子所说“为君子学”意思是君子之学是为了治国之大事,有着较高的境界,而不是为了狭隘的生存目的。

  C.功利地看待读书是剥夺读书乐趣的罪魁祸首,所以读书最好没有目的,有什么就读什么。

  D.作者体会陶渊明所谓“不求甚解”和“每有会意”的意思,是指读书只有领会文意,才能获得“欣然忘食”的快乐。

  E.本文开头与结尾内容上呼应,引导人们明白读书的意义,很有现实针对性。

  5.(2分)结合全文内容,在标题横线中填入一个动宾短语,构成本文标题。

  6.(2分)古今中外有不少关于读书的格言警句,如“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汉·刘向)、“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清·涨潮)、“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德·歌德)、“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俄·托尔斯泰)等,请结合你自己的读书体验,运用比喻或排比的修辞手法自创一句读书格言。(30字以内)

【语文阅读文章和题目】相关文章:

1.阅读文章优美段落

2.关于语文古诗的题目及答案

3.责任阅读文章及参考答案

4.《杂说》阅读文章及答案

5.父与女的阅读文章以及答案

6.语文课文解读和练习

7.以我喜欢语文为题目的散文

8.有关语文阅读理解题目

9.小学语文古诗测试题目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qita/324046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