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一介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992年,世界1575名科学家发表了一个《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在其开头就说,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我认为,这话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社会如果如此发展下去,将会遇到严重的危机。科学技术高度发达,虽然可以给人们造福,但作为自然的一部分的人,在他们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大量破坏自然的工具,而且也掌握了毁灭人自身的武器。对自然界的无量的开发和破坏,资源的浪费,不仅造成“自然和谐”的破坏,而且严重地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已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的条件。这种情况的存在,应该说和西方哲学“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有关。西方的思维模式从轴心时代的柏拉图起就是以“主-客”二分立论。然而中国哲学在思维模式上与之有着根本的不同,也是在轴心时代就以“天人合一”立论。
中国哲学的源头之一可以说是《周易》,在1993年于湖北荆门出土的“楚简”有一段非常重要的记载:“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说的是《周易》是研究天道和人道会通道理的书。这就是说,在中国古代很早就注意到,研究“天”不能不牵涉到“人”,研究“人”也不能不牵涉到“天”,这就是“天人合一”思想。从人类社会的发展上看,人们最初遇到的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因为人要生存就离不开“自然界”。所以在中国古代一直都在关注“天人关系”问题。当然如何处理和看待“天人关系”,自古就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儒家思想的主流多主张“天人合一”。
由《周易》开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对解决当今“人与自然”的矛盾作为一种思维模式,或者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它要求人们不能把“人”看成是和“天”对立的,这是由于“人”是“天”的一部分,“人之始生,得之于天”。破坏“天”就是对“人”自身的破坏,“人”就要受到惩罚。因此,“人”不仅应“知天”,而且应该“畏天”。现在人们只强调“知天”,只是一味用“知识”来利用“天”,征服“天”,以至无序地破坏“天”,而不知对“天”应有所敬畏,这无疑是“科学主义”极端发展的表现。“知天”和“畏天”的统一,正是“天人合一”的重要表现,从而表现着“人”对“天”的一种内在责任。“天人合一”这个哲学命题,体现着“天”与“人”的`复杂关系,它不仅包含着“人”应该如何认识“天”,同样也包含着“人”应该尊敬“天”,因为“天”有其神圣性。这也许正是中国儒家没有成为一般意义上的宗教,却具有一定的“宗教性”的原因。
(摘选自汤一介《儒学的现代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世界千余名科学家联名向人类发出警告,认为人类正走上一条和自然相抵触的道路,将会遭遇严重的生存危机。
B.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一方面能造福于人类,另一方面会为人类破坏自然、毁灭自身提供便利,所以要警惕“科技万能”的意识。
C.“自然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都与人类生存条件密切相关,如果持续遭到破坏,将会给人类的生存带来极大的威胁。
D.“自然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遭到严重破坏,原因复杂,既有技术方面的因素,也有哲学方面的因素。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西方哲学“主-客”二分的思维和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思维,在本质上迥乎有别,表明中西方在哲学思维方式上存在巨大差异。
B.1993年出土的“楚简”上记载:“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意识。
C.如何看待“天人关系”,无论是立足国内还是放眼世界,自古就有不同的看法,即使在儒家内部也各不相同。
D.“人之始生,得之于天”,所以人们不能把“人”和“天”对立起来。破坏“天”就是对“人”自身的破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所以人类很早就开始关注“天”与“人”的关系,“天人合一”的思想由此产生。
B.人应该“知天”,可惜的是现在人们不是认识自然以便合理地利用自然,而是用“知识”去征服甚而无序地破坏自然。
C.中国儒家虽没有成为一般意义上的宗教,却有一定的“宗教性”,其中原因就可能有“天人合一”思想的消极影响。
D.在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我们要谨防“科学主义”的极端发展,应有意识地借鉴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
试题答案:
1.A(“将会遭遇严重的生存危机”是“我认为”,属于作者观点,并非是科学家的“警告”。)
2.C(“各不相同”错,原文为“但儒家思想的主流多主张‘天人合一’”。)
3.C(“消极影响”错,原文无体现。)
【汤一介现代文阅读及答案】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qita/31425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