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身体不舒服,还是硬着头皮去机场接女儿和她的女同学。女同学是北京人,她俩一起在美国读书,一起租住。女儿什么家务都会做,女同学却什么都不会,女儿像个保姆一样照顾她。
为了接这个同学,女儿自己一个人从老家坐长途车先赶到机场,等了三个小时,然后叫母亲开车去机场接她们。
“你难道不累吗?”母亲心疼极了。
“不累不累。”
母亲说:“咱们去吃海鲜吧,你好久没吃了。”
女儿说:“她喜欢吃辣,我们去吃沸腾鱼吧。”
“你不是上火吗?”
“没关系。”
母亲和日理万机的父亲,一起陪她俩玩。父母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她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女同学。然后,女儿还要父母开车送她们去一个小县城,做公益、献爱心。
父母累坏了,心也开始隐隐疼起来。父母心疼着她,她却心疼着别人。
想起当年高考那几天,母亲给她送饭菜,所有碗筷都要用滚水烫一遍才敢给她用,手都烫出了泡。送到学校前,把每道菜都先夹点出来,试吃一下。但女儿一吃完,就催她快走快走,不要影响和她同住的同学午休。
高考结束那天上午,她走了好远的路,给女儿买了一束鲜花,满头大汗地伏在脏兮兮的花架上,写祝愿卡,希望给女儿惊喜。为了让女儿一出校门就能看见自己,她执意提前下了空调车,去校门口晒着太阳等女儿。女儿不知道,看到母亲和一大束花,害羞了,不愿意拿,连声说“不要不要”。
女儿是班干部,主动承担了帮全班同学准备毕业典礼小礼物的任务。可她一个人,怎么拿得动呢?母亲只好不顾上司的白眼请了假,载着她,跑东跑西。
终于放假了,女儿和同学们约好出去旅游,又揽下了给大家垫钱买机票的任务,然后,把这个任务,转交给了已经忙得不可开交的母亲。
母亲的心又隐隐疼起来,女儿怎么就不知道心疼一下家里人呢?难道因为父母是自己人,就该毫不客气?即使无意伤了,也伤得起?
有一天,女儿突然说:“妈妈,高考那几天,我看到新浪上一个新闻,一个妈妈送女儿考试,被车撞了。那几天,我好担心你。”
母亲的泪一下子涌了上来。
怎么能怪女儿呢?女儿还小,还不懂。在她眼里,父母是万能的,这也是他们多年宠爱的结果。不管怎样,她是善良的,是想对别人好的,这又有什么错呢?难道,让她自私一点,少一点爱心?
这世上,总有一些“狗拿耗子”的'热心人,不是伤了猫的心,而是,伤了最亲近的人的心。
曾经有一个杭州男人,业余时间为过路人义务修自行车,每天深夜才回家,修了整整二十年。人人都说他好,他也很满足。可他的妻子,独自操劳着一个个空洞无趣的日子,夜夜苦等。
一个农村男人,举债八万,买来各种杂志书籍,要自办一个乡村图书馆,免费为村民们服务。儿子女儿为此辍学,妻子要和他离婚,村里并没有人帮他,说他好。但他还是坚持。
一个刚刚怀孕的女人,得知自己领养的弃儿患了白血病,为了救他,偷偷瞒着丈夫,去做了流产。丈夫实在无法接受,选择离婚。一个家就散了。
这样的为外人想、让亲者痛,比比皆是。
有时,爱并不总是柔情似水,温暖如春,它也会结成冰,变成匕首,伤到至亲至爱的人。可是,这份“冷”爱,好比玫瑰,花朵那么美,谁能在意刺呢?
1.围绕“冷爱”,文章写了女儿的几件什么事?请归纳。(4分)
2.第19自然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起了什么作用?(3分)
3.请对文章第18自然段进行赏析。(3分)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冷爱”含义的理解。(3分)
答案
1.(4分)5件事:1父母心疼她,她却心疼同学;2高考时女儿吃完母亲精心准备的饭菜而催她快走;3母亲给女儿送花她不愿拿;4母亲请假载着女儿帮全班买礼物;5女儿让母亲帮同学买机票。(每点1分,答出4点即得满分)
2.(3分)1结构上:承上启下;2内容上既小结了上文女儿爱帮别人,而不顾母亲的感受,又是对下文三种人为了旁人而伤了亲人的总起。(结构作用1分,内容作用2分)
3.(3分)1这段运用了心理描写,或者说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任说一种都可得1分);2对前面叙事进行了总结,交代了前文母亲感动的原因;3三个反问句有力地道出了母亲对女儿的理解、体谅和首肯。(后面2点每点1分)
4.(3分)对“冷爱”的理解:1有些人总是为外人想,不顾亲人感受;2“爱”有时很冷,会伤到至亲的人;3但这种“冷爱”也是一种“爱心”,也是美丽的。(要答出三点,每点1分)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qita/20363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