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草船借箭》相信每个读过它的人会对其主要内容概要有自己不同的概括,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草船借箭主要内容,仅供参考。
草船借箭主要内容(1)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最精彩的一段,是最能表现诸葛亮智慧的故事,这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可是,真实的草船借箭并不是这样。
《三国志·吴主传》引《魏略》说:"权乘大船来观军,(曹)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说的是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带兵南下进攻东吴的濡须(安徽无为东南),孙曹两军隔长江相持了一个多月,也没分出个胜负。这天,孙权亲自坐着条大船来到江面观察曹军的动向,结果挨了一顿猛箭,差点儿把船给弄翻了。曹军集中"火力",没少用"子弹",看来是下了狠劲儿。孙权没有借箭的意思,也没说是草船,只是察看敌情。孙权船的一侧中箭太多,有些倾斜,将要翻船。孙权急中生智将船调个头,让另一面也受箭,两面挨打,求个平衡。结果平安无事回到营寨。
《魏略》是魏国郎中鱼豢写的,自己人记自己的事,犯不着往孙权小儿脸上搽胭粉。此事应该是真实可信的。
孙权没有想到借箭,但将船换一面受箭,说明孙仲谋脑瓜好使,这事本身也挺有意思。
草船借箭主要内容(2)
说到草船借箭,人们都会惊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和平年代,聪明人的草船借箭同样厉害,其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智慧并亚于诸葛亮,即使面对困境也能淡然以对。
诸葛亮身处一个动荡的年代,他借的箭是用在战场上的,而在如今这个和平的时代,聪明人借的不是真正的箭,而是来自别人的恶意伤害。也许是光芒太盛招人嫉恨,有的人即使没做什么也会被无中生有的流言中伤,一旦有人开了头,其他人就会跟风。若用草船借箭来比喻,那么他们就是这个典故中的草船,行驶在大雾中,别人只能看到他们的一小部分,看不清他们的全貌,但也足够让别人妄加猜测和伤害了。所以他们就如同大雾朦胧中行走的`草船,旁人的恶言和伤害就像千万支箭一样射向他们,让他们千疮百孔。
在草船借箭的典故中,诸葛亮成为最后的赢家,骗过了曹操,解决了周瑜提出的难题。而如今聪明人遇到类似的难题时,他们也会像诸葛亮一样沉着冷静,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任由别人把自己当箭靶子来射,忍受着所有恶言恶语和伤害。等浓雾散去,攻击他们的人就会发现他们并没有那么糟糕,甚至慢慢地开始欣赏他们,停止了攻击。而他们则把所有的伤害都化作了奋斗的力量,当作一种鞭策,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时机一到,他们就会把这些积攒的力量全部发挥出来,让所有人为之震撼。
在一些励志文章中,成功的人最后都会说感谢曾经看不起自己,或是阻挠自己成功的人,觉得没有这些障碍,他们很可能无法成功。越挫越勇大概是取得成功的一项必备素质,如果一路上都是鲜花掌声,没有听到喝倒彩的声音,那就很容易自满,很难再有进步了。因此,有时候遇到障碍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是一件好事,虽然过程变得艰难了,但是也让人更有动力,也会更加珍惜得来不易的成功。
对于那些伤害别人不成,还促成了别人的成功的人来说,他们都是出于嫉妒。一般来说,没有人会毫无理由地伤害别人,总会有一个理由,而这个理由往往是嫉妒。因为别人拥有他们所没有的东西,而且他们自己也没有能力或者没有行动去争取,所以就把这份不甘心的愤怒发泄到他们嫉妒的对象上,就是要想方设法让别人不好过,似乎只有这样心里才会平衡一些。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盲目跟风。当有一小部分人煽动时,其他人很容易迷惑,不知怎么地也会开始讨厌一个人,也跟着伤害这个人。等他们恢复理性时,他们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如此厌恶一个人,尤其是这个人并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让人厌恶,甚至是一个值得欣赏的人时,他们才会发现自己被有心人利用了。
我们无法让所有人都喜欢我们,总会有一些人阻碍我们前进,不妨采用聪明人的草船借箭一计,在不触及原则和法律的情况下淡然地面对所有的恶意,并且把这些恶意都转换成让自己奋发向上的力量,在适当的时机下爆发出来,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草船借箭主要内容】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qita/19132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