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电脑视疲劳”,不可小视》阅读答案

其他类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电脑视疲劳”,不可小视

《“电脑视疲劳”,不可小视》阅读答案

  长时间使用电脑容易造成眼睛过度疲劳,引发视力度身心问题,包括眼干、头晕、疲倦、恶心等。90%以上的电脑用户有视疲劳综合征。从广义上讲,电脑视疲劳的引发并不局限于电脑,还包含其他电子屏幕,如手机、电视、广告屏幕等。持续的重度视疲劳对身心的伤害很太。

  【病例回放】

  青光眼曾是老年病,近年来也出现了年轻化趋势。网络工作人员小王夸年35岁,最近眼睛干涩发胀,视物不清,经诊断已是青光眼晚期。医生分析这与他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有关,他每天面对电脑十几个小时,夜间还经常躺着着手机。

  (《长江商报》2013.5.7)

  高三毕业生小宇高考结束后每天都要玩十几十小时的电脑游戏。一周后,他觉得眼睛酸、脖子疼、腰疼,甚至头疼,原本高度近视的'他看东西更加模糊,一闭眼就不由自主地流泪。经诊断,小宇视网膜裂孔,需进行手术治疗。

  (“中关村在线”2011.6.13)

  “医生,我关着灯上网,突然什么都看不见了,这到底是怎么了?”医生告诉这名患者,她的视力已严重受损。长期关着灯上网,电脑屏幕的辐射会毫不费力地穿透眼表组织,损伤眼的成像功能,导致视网膜收缩、视神经紊乱、血液供应循环障碍等,严重时还会失明。

  (《齐鲁晚报》2010.6.16)

  【调查统计】 2012年中国网民年龄结构统计图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专家观点】

  胡向明(视瘟劳缓解研究专家):中国一年有60万人“过劳死”,很多都市白领处于“亚健康”的状态。这一群体的共同点是年龄多在20岁到40岁之间,主要从事脑力劳动,长期面对电脑。过度的视疲劳会直接导致心、脑受损,这是“过劳死”的诱因之一。

  (《瞭望》2013年第14期)

  袁傻彦(太原爱尔眼科医院):一个人如果每天面对电脑和网络的时间过长,就很容易引发过度视疲劳,患上青光眼。所以每隔一段时阃要看看远处。另外,电脑屏幕要干净,屏幕亮度和颜色对比度应调至最舒适的状态,使眼睛不易疲劳。 (《生活晨报》2013.3.6)

  魏瑞华(天津医科太学眼科中心):长时间盯着屏幕,眨眼的次数会相对减少,眼球缺乏泪液滋润,会引发角膜、结膜干燥,导致干眼症。长时间侧躺着玩手机,枕头对眼睛的压迫容易造成供血不足,会出现眼胀、视物模糊、重影;距离和角度的不当,也会导致视疲劳,还可能造成双眼屈光度数发展不平衡。

  (《今晚报》2012.8.11)

  彭晓燕(北京同仁医院):玩电脑一小时后要远眺一会儿,有高度近视的最好查一下眼底,及时发现问题。因为环境对高度近视有一定影响,长期疲劳用眼会使近视加重,而高度近视是视网腹出现裂孔的病理基础之一。

  (“中关村在线”2011.6.13)

  1.什么是电脑视疲劳综合征?阅读材料后简要回答。(3分)

  2.阅读上述材料,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电脑用户和痴迷电视、手机的人容易得视疲劳综合征。

  B.持续的重度视疲劳对身心的伤害非常大,需要引起我们警惕。

  C.导致中国一年60万人“过劳死”的原因就是过度的视觉疲劳。

  D.长期疲劳用眼会使近视加重,高度近视者更容易出现视网膜裂孔。

  3.请你根据【调查统计】及上述其他材料,写出“青光眼出现年轻化趋势”的两个原因。(4分)

  4.暑假里,一些同学可能会迷上电脑、手机.应当如何预防电脑视疲劳呢?请根据上述材料,提出四点建议。(4分)

  参考答案:

  1.电脑视疲劳综合征是指长时间使用电脑,眼睛过度疲劳所引发的(视力及身心方面的)一系列症状,(包括眼干、头晕、疲倦、恶心等)。

  评分标准:共3分,意对即可,括号的文字未写也可。

  2.C 评分标准:共3分。

  3.(1)在中国网民中年轻人所占比例很高,人数很多。(2)许多年轻人长期面对电脑,容易引发过度疲劳。

  评分标准:共4分,每点2分,意对即可。

  4.不要长时间面对电脑、手机。(2)不要躺着玩电脑、手机。(3)夜间不要关着灯玩电脑等。(4)玩电脑一段时间后要远眺一会儿。(5)有高度近视的同学最好查一下眼底,及时发现问题。(6)电脑屏幕要干净。(7)屏幕亮度的颜色对比度应调至最舒适的状态。

  评分标准:共4分,每点1分。

【《“电脑视疲劳”,不可小视》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1.“电脑视疲劳”,不可小视阅读答案

2.小事不可小视

3.《金属疲劳不容忽视》说明文阅读答案

4.不可小视的童年梦想散文

5.不可忽视的土壤污染 阅读答案

6.不可忽视的土壤污染阅读以及答案

7.《不可忽视的土壤污染》阅读题答案

8.《不可忽视的土壤污染》阅读答案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qita/186402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