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勇气》以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富情于景,情理交融,耐人寻味。
《花的勇气》
四月的维也纳真令我失望。大片大片的草地上,只是绿色连着绿色,见不到能让人眼前亮起来的明媚的小花。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我对驾车同行的小吕(lǚ)说:“四月的维也纳可真乏味!绿色到处泛滥(làn),见不到花儿,下次再来非躲开四月不可!”
小吕听了,将车子停住,把我领到路边一片非常开阔的草地上,让我蹲下来扒开草好好看看。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它们比青草只矮几厘(lí)米,躲在草下边,好像只要一使劲儿,就会齐刷(shuā)刷地冒出来……
“什么时候才能冒出来?”我问。“也许过几天,也许就在明天。”小吕笑道,“四月的维也纳可说不准,一天一个样儿。”
当天夜里,冷雨伴着凉风下了起来。后来的几天,雨时下时停,太阳一直没露面儿。
我很快要离开维也纳去意大利了,小吕为我送行。路上我对小吕说:“这次看不到草地上的那些花儿,真有点儿遗憾,我想它们刚冒出来时肯定很壮观。”小吕驾着车没说话,大概也有些为我失望吧。
外边毛毛雨把车窗遮得像拉了一道纱帘。车子开出去十几分钟,小吕忽然对我说:“你看窗外——”隔着雨窗,看不清外边,但窗外的颜色明显地变了,白色、黄色、紫色,在车窗上流动。小吕停了车,伸手拉开我这边的车门,未等我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便说:“去看吧——你的花!”
迎着吹在脸上的细密的、凉凉的雨点,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这正是前几天那片千万朵小花藏身的草地.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pū)满了全新的色彩。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低头却能清晰地看到,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我惊奇地想: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呢?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
《花的勇气》教学实录
一、揭题导入,巧妙质疑
师: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又是一年三月三,鲜花遍地开,看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板书"花")
看到这个字你想起了那些词?
生1:看到了这个字我想起了美丽;
生2:想到了百花斗艳
生3:争奇斗艳,百花齐放
生4:花团锦簇,婀娜多姿
生5:万紫千红,美不胜收
……
师:大家的语言非常丰富!一看到"花"这个字,我们总是习惯地把它和美丽、鲜艳、芬芳迷人、娇小可爱联系在一起,可今天的课题却是--"花的勇气"
师:请大家伸出手和老师一起一笔一画地把课题板书完整。"勇"字注意是横折,千万不要加小勾。
师:看到这样的课题想想你刚才的词,你脑海中会产生怎样的疑问?
生1:花怎么会有勇气呢?
生2:花会有怎样的勇气呢?
生3:花的勇气表现在哪里?
……
【点评:从学生熟悉的"花"入手导入新课,既消除了上课初的紧张感,又帮助学生积淀了词语,丰富了语言积累,同时为本课学习做好了铺垫。"善思者善学"教师巧妙的引导,使大家对于"花"的印象产生了强烈反差,促使学生学会了思考。】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读通句子。
(生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注意到课题中有一个小小的"*"了吗?这是提示什么呢?
生:这是一篇阅读课文。
师:阅读课文给我们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孩子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的学习过程,要学习阅读课文,首先得读什么?
生:读阅读提示(课件出示阅读提纲)
师:谁愿意把阅读提示读给大家听?这节课谁一次也没有回答过问题?我就把机会留给你了。来吧,小姑娘。
生读阅读提纲。
师:你读得很不错,能有勇气站起来,就值得大家称赞,但是我们以后读的时候要更准确--不多一字也不少一字。孩子们,这是一个短短的阅读提示,聪明的孩子能借助阅读提示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大家认真读读这段话,给自己制订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生边读阅读提示,边制订学习目标。
生:我想达到的目标是:谈谈我读完课文的感受,还要想想作者他为什么会失望,遗憾,惊奇,心头怦然一动?然后我还会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心理感受。
师:要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作者的感受,还要思考那么多问题。那程老师告诉你:会读书的孩子能把一段话读成几个字,仔细想想,我们能把目标归纳为哪几个字?老师和你一起合作可以吗?我们首先应该怎样做?
生:读一遍,(师板书:读)
师:首先应该读一遍,了解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真聪明,那第二步你们要干嘛?
生:想
师:(师板书:想)你们都代替程老师了,你们要想。你们想什么?
生:作者为什么会失望,遗憾、惊奇、怦然一震(板书)。
师: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抓住这几个关键词好好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一连串的变化,那你第三步要干什么?
生:我觉得应该就是说,把自己读到的,想到的和大家交流,说出来。
师:(板书:说)孩子们,现在看黑板,长长的一段话就变成了黑板上的三个字,这就叫读书。
【点评:"教是为了不教"!引导学生学会借助"阅读提示"制订学习目标是本环节的最大亮点。主要突出以下几点:1、使学生意识到"阅读提示"很有用,今后应该去认真阅读。2、要善于读书:即提炼书中要点,善于化繁为简.3、巧妙地渗透了一生受用的读书方法--读、想、说】
三、自主学习,达成目标
1.借助文本,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
师:现在就请大家根据学习目标阅读课文,试着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生:读课文自学
师:我发现我们班有很多会学习的孩子:那个小男孩他没有出声的朗读,而是选择了默读,因为默读有利于思考!这个小姑娘一边读,一边画关键的词句,在说话的时候会更有条理。好的学习方法我们都可以借鉴,现在我们来一起交流一下学习成果:
生1:我知道了作者为什么"失望":因为从文中可以找见,他只看见大片大片的绿色,却看不到明媚的小花。
生2:因为他马上就要离开维也纳去意大利了,没有见到一朵小花而感到遗憾。
生3:他惊奇的是小花不是在暖和的天气中长出来,而是在冷风冷雨中长出来的。
生4:因为作者在去意大利的路上看见了花,使作者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勇气,所以作者怦然一震。
师:智者善听!聪明的孩子总是会听的孩子!对这四位同学的发言你们有意见吗?最会听的孩子一定能学好语文。
生1:第二位同学说"遗憾"是因为一朵小花没有见着,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他已经看见藏在草地下面的花了,只是没有看见花从草丛中"冒"出来!
师:一个小小的"冒"字,已经让你找到了语文学习的秘诀,一字值千金,好!你很会听,你是智者!还有吗?
生:我觉得前三位同学都有一个通病,没有根据这个关键词来联系上下文发言。
师:你听得真细致!你注意到最后一个孩子说话时用上了"因为……所以……",其实说话时用上一些关联词可以让我们听得清楚而又明白。那么谁能这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说说作者为什么会"失望,遗憾,惊奇,怦然一震"。
学生练习。
师:大家既会听也会表达,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也学会倾听,不断完善自己的语言。
【点评:这一环节较好地体现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达成学习目标,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既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又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难能可贵的是注意培养学生"倾听"的学习习惯。】
2.巧妙引导,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来概括?(学生几乎无人举手)
师:这个问题把大家难住了。我们这个学期的训练重点就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运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试试吧!
生:我想试一试。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去维也纳却没看见一朵冒出来的小花,作者觉得很失望,接着他同行的小李把他带到一片草地上,看到了藏在草底下还会冒出来的小花,可他就要离开的时候,小李又把他带到了那片草地上,那片草地上已经有许多小花冒出来了,作者在这时感到很惊奇,最后作者由这件事想到了生命的意味是勇气。
师:智者善听!聪明的同学们,你能听出来她是怎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吗?
生:我听出来她主要是把"失望,遗憾,惊奇,怦然一震"几个词连起来。
生2:我觉得她就是找出"点",在中间连线,这四个"点"就是关键词,连起来就是主要内容。
师:孩子们,听到了吗。他找到了点,点在哪儿呢?就是这四个关键词,把这四个点一连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我真为你们感到骄傲,请同桌说说课文的主要的内容。(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谈论主要内容)
师:请大家仔细看这些词:失望,遗憾,惊奇,怦然一震,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
生:情感变化。
师:对了,这就是作者在文章中的一条情感线变化线,我们根据这样的线索也能巧妙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点评:以情感为线索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这个环节的教学亮点在于教师没有强行灌输而是善于引导,让学生告诉学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自我学习的成就感。】
3.朗读抒情,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师:同学们,《花的勇气》令作者怦然一震,那文中是否也有让你心头怦然一震的语句呢?自己打开语文书,认真地读一读,如果说刚才的默读是为了思考,现在请你出声地朗读,读出你心中那份感受吧!
生读句子。
是:谁愿意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话读给大家听。
生:朗读:"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低头却能清晰地看到,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师:你选择了这句话一定是对它有很深的感受,能谈谈你的理解吗?其他同学有补充也可以说一说。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qita/17719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