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这篇文章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此文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下面是小编整里的师说的阅读原文及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
①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小题1】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一致的是( )(2分)
A.古之学者必有师十年春,齐师伐我。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先帝创业未办而中道崩殂
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不求闻达于诸侯
D.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苟富贵,勿相忘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翻译: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翻译:
【小题3】第②段文字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试就文段中对比的具体内容加以简要概括说明。(3分)
答案
【小题1】D; (评分:2分)
【小题2】译文: ①我要学习的是道理,哪管他们的年纪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②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就感到羞耻,向比自己地位高的人学习又怕人说是阿谀奉承。 (评分:共4分,每句2分)
【小题3】以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能否从师学习对比,以子与己的择师与耻师对比,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自认为无人可以为师对比。 (评分:3分,每点1分)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A项“师”一为“老师”一为“军队”;B项中“业”一为“学业”一为“夺取天下之事业”;C项中“闻”一为“领悟”一为“出名”。D项中“贵”皆为“尊贵”。
考点:文言字词解释
点评:本题不难,字词所在的句子皆出自所学古文,学生比较熟悉。古文一词多义是最常见的,学习要要注意学一知三,将所学的字词归纳记忆,积累得多,记忆就很牢固。
【小题2】
试题分析:师:学;道:道理;夫:发语词不译;庸:不用;年:年纪;生:出生(后一句要意译)。地位:“卑”:低下;足:足以;盛:高;近:近似:谀:讨好。
考点:文言句子翻译
点评:两句虽短小,但翻译还是有难度的,词义与句式与现代语言有很大的差异。翻译此类难译文言句子,可以借助文章的语境,先推断大概意思,再了解句中字语的意思,最后疏通句子。
【小题3】
试题分析:找到文段中所提到的几种人和几种从学习的态度,理解它们哪是“正面”说理,哪是“反面”说理。
考点:正反论证。
点评:本题有度度,本文是论说文,是古文中比较难懂的一种文体。“正面”,即指所说道理有所举的事例是直接证明论点的,“反面”,即指从论点相违背的角度举例说理指同相反的结果从而证明论点。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qita/17463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