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与孙司封书阅读答案

其他类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与孙司封书

与孙司封书阅读答案

  曾巩

  皇祐三年,司户孔宗旦策智高必反,以书告其将陈珙。珙不听,宗旦言不已。珙怒诋之曰:“司户狂邪?”四年,智高出横山,略其寨人,因其仓库而大赈之。宗旦又告曰:“事急矣,不可以不戒。”珙又不从。凡宗旦之于珙,以书告者七,以口告者多至不可数。度珙终不可得意,即栽其家走桂州,曰:“吾有官守不得去,吾亲毋为与死此。”既行之二日,智高果反,城中皆应之。宗旦犹力守南门,为书召邻兵,欲拒之。城亡,智高得宗旦,喜欲用之。宗旦怒曰:“贼!汝今立死,吾岂可污邪!”骂不绝口。智高度终不可下,乃杀之。

  当其初,使宗旦言不废,则邕州之祸必不发。发而吾有以待之,则必无事。使独有此一善,固不可不旌,况其死节堂堂如是!而其事未白于天下。比见朝廷所宠赠南兵以来伏节死难之臣,宗旦乃独不与,此非所谓“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邪?

  使宗旦初无一言,但贼至而能死不去,固不可以无赏。盖先事以为备,全城而保民者,宜责之陈珙,非宗旦事也。今猥令与陈珙同戮,既遗其言,又负其节。为天下者,赏善而罚恶;为君子者,乐道人之善,乐成人之美。岂当如是邪?凡南方之事,卒至于破十余州,覆军杀将,丧元元之命,竭山海之财者,非其变发于隐伏,而起于仓卒也。内外上下有职事者,初莫不知,或隐而不言,或忽而不备,苟且偷托,以至于不可御耳。有一人先能言者,又为世所蔽,令与罪人同罚,则天下之事,其谁复言耶?

  闻宗旦非独以书告陈珙,当时为使者于广东西者,宗旦皆历告之。今彼既不能用,惧重为己累.必不肯复言宗旦尝告我也。为天下者,犹须力开言者之路,以防未至之患。况天下之事,其可忧者甚众。而当世之患,莫大于人不能言与不肯言,而甚者或不敢言也。则宗旦之事,岂可不汲汲载之天下视听,显扬褒大其人,以惊动当世耶?

  (选自《与孙司封书》,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司户孔宗旦策智高必反 策:预计

  B.即载其家走桂州 走:逃到

  C.久使独有此一善,固不可不旌 旌:表彰

  D.或隐而不言,或忽而不备 忽:忽然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书告其将陈珙 作师说以贻之

  B.智高度终不可下,乃杀之 今君乃亡赵走燕

  C.宗旦乃独不与 六国与秦皆诸侯

  D.但贼至而能死不去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11.以下各组句子中,能表现宗旦“直言不讳、勇于为国献身”的高贵品质的一组是:

  ①宗旦言不已 ②略其寨人,因其仓库而大赈之

  ③即载其家走桂州 ④但贼至而能死不去

  ⑤事急矣,不可以不戒 ⑥或隐而不言,或忽而不备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③⑤⑥ D.①②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智高攻破邕州城后,俘获了宗旦,并想要任用宗旦,但被宗旦婉言拒绝了。

  B.作者认为朝廷应该着重奖励像宗旦那样“曲突徙薪”的臣子,而不是只奖励救火时烧得焦头烂额的那些“上客”。

  C.作者认为治国者应该惩恶扬善,而且还要力开言路来防止尚未来临的祸患。

  D.关于智高必反的事,宗旦不仅多次报告陈拱,对于当时在广东、广西两路的朝廷使者,宗旦也都一一告知了。但他们当时都未采纳宗旦的意见,最终造成了灾祸。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当其初,使宗旦言不废,则邕州之祸必不发。(3分)

  (2)有一人先能言者,又为世所蔽,令与罪人同罚,则天下之事,其谁复言耶?(4分)

  (3)今彼既不能用,惧重为己累,必不肯复言宗旦尝告我也。(3分)

  9.D(忽,玩忽职守) 10.D(连词,表转折。A. 介词,用连词,表目的或结果等。B.副词,于是,就 副词,竟。C. 动词,给予,引申为“被赏赐”连词,和,同,表并列。)

  11.B(②智高的恶行③宗旦对家人的保护⑥邕州内外上下有官职者)

  12.A(原文不是婉拒而是怒斥)

  13.(1)当初,假如宗旦的话不被废弃,那么邕州的'战祸就一定不会发生。(“使”“废”各1分,句意正确1分)

  (2)有一个事先敢说的人,又被世人欺蒙埋没,让他与罪人受同样的惩罚,那么天下大事,难道还有谁肯说呢!(“有一人先能言者”定语后置句式翻译正确1分,“为……所”被动句式翻译正确1分,“蔽”1分)

  (3)现在,他们既然没有采用宗旦之言,又害怕连累自己,一定不肯再说“宗旦曾经告诫过我”了。(“用”“累”各1分,句意正确1分)

  参考译文:

  皇祜三年,司户孔宗旦策算到侬智高一定会造反,就写信向州将陈珙报告。陈珙没有听从,宗旦劝说不止。陈珙怒斥他:“司户发疯了吗?”皇祜四年,侬智高越过了横山寨,掠取了寨里人,凭借寨中的仓库赈济百姓。宗旦又告诫说:“事情危急了,不能不防御啊!”陈珙又不听从。宗旦对陈珙,书面告诫共有七次,口头告诫多得数不清楚。宗旦估计陈珙终究不会接受自己的意见,就把家人送去桂州避难,说:“我有官职在身,不能离去,我的亲人不必要与我一起死在这里。”他的家人走了二天后,侬智高果然造反,城中将士都响应他。宗旦仍然奋力守住南门,并写信向邻近州县讨救兵,想抵挡侬智高。城破,侬智高抓住了宗旦很高兴,想任用他。宗旦怒道:“反贼!你现在马上就要死了,我岂能受此污辱!”骂不住口。侬智高思量终究不能降服他,就杀了他。

  当初,假如宗旦的话不被废弃,那么邕州的战祸就一定不会发生。发生了战祸而我方有所防备,就一定不会有什么大事。即使只有这一点好处,原已不可不加以表彰,何况他临死时气节如此之崇高!然而他的事迹却未能大白于天下。最近见到朝廷优宠封赠对南方用兵以来尽节死难的臣子的名单,宗旦却独独不在其中。即使宗旦当初不讲一句话,仅仅贼兵到来时能宁死不离职守,本已不可不给予奖赏。因为在事先作好防备,保全城池与人民,应该是陈珙的责任,而不是宗旦的事情。现在随意地判定他与陈珙同罪,既忘记了他的忠言,又辜负了他的高节。治理天下的人,本应赏善罚恶;作为君子,则乐于称道别人的善行,乐于成全他人的好事。难道应当像现在这样处置吗?至于南方的战争,最终发展到了失陷十余州,军队覆没,将吏被杀,人民丧命,国家耗尽财力的地步,不是因为事发之前没有迹象,祸起突然无法应付。内外上下的官吏在战祸将起之时没有不知道的,但他们有的隐瞒不说,有的疏忽无备,苟且偷安,互相推诿,发展到了无法抵御的地步。有一个事先敢说的,又被世人欺蒙埋没,让他与罪人受同样的惩罚,对于天下大事,难道还有谁肯说呢!

  听说宗旦不单单写信告诫陈珙,凡是当时在广东西路任转运使的,宗旦都一一告诫过他们。现在,他们既没有听宗旦之言,又害怕连累自己,一定不肯再说“宗旦已经告诫过我”了。对于治理天下的人来说,还必须力开言路,以防止尚未来临的祸患。何况天下的事情,可忧虑的还很多,而当前的弊病,没有比人们不能说话和不肯说话,有的甚至不敢说话更大的了。这样看来,宗旦的事迹,怎么可以不急切地让天下人看到和听到,表彰赞扬他,来震动当世呢!

【与孙司封书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1.《与孙司封书》阅读答案

2.曾巩《与孙司封书》原文及阅读答案

3.曾巩《与孙司封书》阅读题及答案

4.曾巩《与孙司封书》阅读答案

5.曾巩《与孙司封书》阅读训练及答案

6.孙泰阅读练习及答案

7.孙膑阅读答案

8.《孙武》阅读答案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qita/173415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