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沁园春长沙的教案设计

沁园春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沁园春长沙的教案设计

  沁园春长沙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体会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体味本诗的韵味

  3、培养新诗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体会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把握思想情感,体味韵味

  3、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活动体验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文体知识

  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

  前人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令”、“中调”或“长调”。有的以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二、背景介绍

  1911-1925年,毛泽东在长沙学习、生活、从事革命活动长达十三年,这期间发生了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和共产党成立等,他与何叔衡、蔡和森等人创立新民学会,领导长沙学生爱国运动,主编《湘江评论》,建立湖南共产主义小组。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三、整体感知

  (一)诵读欣赏

  1、结合欣赏毛泽东手书《沁园春 长沙》,朗读。

  2、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

  诵读提示:上片“看”字、下片“恰”字都是领字,两字后要稍停顿,突出领字作用。“看”字所领7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万类霜天竞自由”要读出彻悟、慨叹之情。“恰”字所领7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

  抓住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如“万”“遍”“漫”“争”“击”“翔”字,体会其作用,抓住点明人物、时间、和地点的词语,如“独”“立”“洲”,把握“看”和“忆”等起贯穿全词作用的词语,展开联想与想象,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领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力求背诵全篇。

  (二)整体感知

  思考:这首词描述了几幅画面?可以根据内容给各幅画加个小标题吗?

  讨论、明确:

  描述了四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四、鉴赏课文

  内容分析

  1.这一阕描写抒情,主人公用了四个动词,是哪四个?

  “立”、“看”、“怅”、“问”。四个动词前后相承

  2.其中有一个动词最重要,抓住了这个动词,就可以把握这部分的层次,是哪个词?

  “看”

  3.以“看”为线索,把这阕词可分为三层。(“看”字总领哪些内容?)

  ① “看”的时间、地点;  ② “看”的景物;  ③ “看”后的感慨。

  4.加进一些必要的词语,用一个长单句把第一层的意思表示出来:

  “深秋时节,我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

  5.“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这七句写了哪些角度?

  远近、上下、动静、分总(山上、江面、天空、水底)

  6.解释“漫”、“透”、“舸”、“流”、“击”、“翔”、“浅”等七个词。

  漫:满;   透:透澈,清澈;    舸:大船,此处泛指船

  流:行驶,航行;  击:搏击,这里形容飞得矫健有力

  翔:本指鸟盘旋地飞,在此形容鱼游得自由轻快

  浅:形容水清澈见底,由于清澈见底,才觉浅

  7. 上阕可以组成几组对偶句?

  三组: 万山红遍,漫江碧透

  层林尽染,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游浅底

  8.“霜天”可以换成哪一个双音节词?这个词在句中作什么成分?

  秋天。作状语

  9.用自己的话把以上七句的意思说出来。

  远望无数山岭重重叠叠的的树林,经霜后,一片大红;近看碧绿清澈的湘江上,成千上万只船只争相行驶。雄鹰在长空展翅飞翔,鱼儿在碧水中轻快地畅游。宇宙中的万物都在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长。

  (分析: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取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准备了气氛。)

  10.“怅”的意思在此有什么变化?“寥廓”的用法有什么变化?

  “怅”:本指失意,这里的意思是产生深思且激昂慷慨的思绪,是动词。

  “寥廓”:本是形容词,广阔的意思,此处活用为名词,指广阔、充满勃勃生机的大千世界。

  11. 用自己的话表达上阕最后三句的意思。

  “面对这充满勃勃生机的大千世界,怎能不激起我思绪万端!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命运的真正主人呢?

  (分析:通过访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12. 这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寥廓”即指“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世界,“怅寥廓”承上,而“谁主沉浮”则启下,引出下面要写的一群早期的年轻的革命者。

  13. 小结上阕:上阕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多姿多彩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由谁主宰的问题。

  14. 开篇“独”字有哪些作用?

  (1) 便于写下文的仔细观察、思考、回忆;

  (2) 与下阕“百侣”照应。

  15. 本阕里与上阕“看”份量相当的动词是什么?

  “恰”。上阕“看”总领的七句与下阕“恰”总领的七句形成扇面对。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qinyuanchun/404411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