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多情系归——秦观《江城子》诗意赏析
据相关资料记载,《江城子》是词牌名,始见《花间集》里韦庄的词中,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也有的说是因欧阳炯词中有“如(衬字)西子镜照江城”句而取名(江城指的是金陵,即今南京)。宋人改为双调,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欧阳炯单调词将结尾两个三字句加一衬字成为七言句,开宋词“衬字之法”。后蜀尹鹗(成都人,生卒年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事前蜀后主王衍,为翰林校书。累官至参卿)单调词将起首七言句改作三字两句,开宋词“减字、摊破之法”。《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是词人秦观前期词作,是描写暮春时节离愁别恨之作。全词如下: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词的上片通过对“西城杨柳弄春柔”的描写而引起对往事的回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词人首先写道:“西城杨柳弄春柔。”其中的“弄春柔”的“柔”字用得很妙,不但暗示了春季柔美之节特点,而且更表现了春之柔情,是一个温顺的季节。特别是句中的“弄”字,不但有挑逗和故作撩拨之意,而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完全赋予无情景物以有情。同时,这一句也点明了时间和地点。接着写道:“动离忧,泪难收。”词人触景生情,那“杨柳弄春柔”的美好景象,如果说到分离就倍感忧愁,眼泪就止不住往外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柳色最易于引发伤别之情,也易于使人联想到青春短暂易逝。所以,面对这样的春之景,感伤之情油然而生。接着词人写因柳而有所感忆,写道:“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意思是说,还记得那时候我们深厚的情意,不舍离开,还用柳条系住归舟。在古诗中“柳树”或者“折柳”中的“柳”都谐音“留”字,即有留住,不舍得之意。“折柳”的行为就是不舍离别。所以当年曾系归舟,就是说明了曾在这里离别过。所以,词人就此写道:“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碧野朱桥”就是说在那时候,在春草萋萋的原野中,有一对有情人,漫步在红色的板桥上,依依不舍地话别。其中,“水空流”(水白白的流去),不但表现了词人此时此刻深长的惆怅,而且也表明了时光的流逝,伤感的深长。可以说,这里词人化用了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意。我们留心一下,可以看到,李煜和秦观在词句中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流不尽的江水,都抒发了愁绪的多而绵延。知人论世看,李煜的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的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上片就描写了眼前之景而触景生情,也许是物是人非缘故,词人的相思之情油然而生。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qinguan/3401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