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入:
曹操在秋风将至时感受到了时间的飞逝,看到自己年华的老去,这激起了他抓住不多的时间,去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同样,季节的变换也会引出不同的人内心不同的感受,而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两首诗,都是表现当季节变幻时,人们内心不同的情感。
2、掌握律诗规律,明确朗读节奏。
这两首诗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律诗。律诗共八句,分为四联,分别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律诗句式工整但又不失变化,这表现在诗歌节奏的变化上,下面就请大家给这两首诗划分节奏。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根据划分的节奏朗读全诗。
提示:我们划分的节奏有时是需要停顿的,但有时反而需要我们拉长声调,这样才能真正表现出诗人的情感,那我们应当如何来读呢?(学生自由朗读)
3、分析写景特点,感受诗人情感。
我们如何正确地把握朗读的节奏呢?这就需要我们去感受诗人的情感。
我们前面提到,两首诗歌均表现的是季节变换时的景物,那么在两首诗中,哪些诗句或词语表现出了季节的变换?
提示:
①“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是什么意思?(学生依据注释回答)这一联,哪一句是写实景,表现了什么样的景色?(宽阔的江面上,太阳照亮了前方的江面,但大部分江面还笼罩在黑暗之中,诗人自己所乘的小舟则顺流而下,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前行)在诗人的心中,升起的太阳代表了什么季节的到来?(春天)“生”“入”强调了什么?(太阳从黑暗中升起,诗人身处在长江之上,随流则使海日与江春似乎有了生命,它们也在呼唤着作者前来。春天的到来是令人欣喜的,但此刻诗人却依然身处于黑夜之中,春天近在咫尺,却是可望不可即的。这就如同诗人心中的故乡一般,可见而不可即。此时诗人的心情会是怎样?(悲凉)
②“江春入旧年”又告诉我们,这个早晨与其它的早晨有什么不同之处?(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到来)诗人身处一刻不停向前奔流的江上,面对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诗人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感到时间飞快地流逝)在飞逝的时光中,诗人依然孤单地在江上流浪,大家觉得这又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感叹年华老去)
对照柳永“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美好的事物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令人伤感)
③在这样的一个悲凉哀伤的时刻,有谁陪伴诗人呢?“潮平两岸阔”写环境的广阔,“风正一帆悬”则强调了什么?(船行速度极快,江面上格外空旷)江上真的只有这一艘船吗?(新年伊始,可能江上的确人烟稀少,但这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反映)在如此广阔的天地中,一个人飞驶在江面上,他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感到格外孤独)而“客路”一词点明诗人身处异乡,“青山外”则表明了他与故乡之间相隔着千山万水。此刻,面对万里之外的故乡,诗人只能通过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鸿雁传书)只是,大雁都有机会回到家乡,但诗人却只能注定漂泊,这一联,同样表现了一份浓浓的悲凉之情。
练习一:当新春的太阳渐渐升起时,江面 ,诗人身处 ,内心充满了 。
④在“钱塘湖春行”中,诗人通过了一系列词语表现出季节的特点。(学生列举字词并分析)“初平”,刚刚涨水,这是春天到来的特征。(水涨起来了。《春》)为何早到的黄莺要“争暖树”(说明天气还比较冷,向阳的树还比较少,因此还需要“争”)“啄春泥”为何不用“衔”呢?(春泥刚刚解冻,还比较坚硬,因此用“啄”)“几处”“谁家”又强调了什么?(莺、燕均不多,也表现出诗人正在竭力去寻找了,一种欣喜之情已经油然而生了)“渐欲”,表现了花还未全盛,但已经能让人想象到繁盛的样子。“才能”表现小草刚刚长出,但已经覆盖了地面。这一切都说明,春天虽然还没有进入最灿烂的时节,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已经不可遏止了。
⑤面对这样的景色,诗人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最爱”)他又如何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爱?(行不足)他在何处行走?(“绿杨阴里”)此时,还只是初春,树叶还很稀疏,但诗人却行进在绿树的树荫下,这说明他仅仅是随便散步吗?(他在寻找着春天最美的景色)
练习二:诗人时而 ,时而 ,寻找着早春最美的时刻。
(依据分析,朗读两首诗。朗读时注意语速及语调的变化。)
⑥归纳:诗人扣住了时间变换、季节变换的特点,表现出了时间的变换,季节的特色,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不同的诗人对于外在景物的真切感受。
4、总结:
两首诗均为写景的名篇,所写的景物也都有相似之处,这是因为两位诗人的心情不同,因此他们写景的重点也不同。王湾一生漂泊,所以在诗中反复表达出对故乡的眷恋。白居易内心豁达,时刻去寻找发现生活中最美的时刻。同样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景象,是因为体现出不同的情感。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qiantanghuchunxing/8789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