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长恨歌》既对唐明皇的荒淫误国,杨贵妃以色邀宠有所批判,特别是在诗歌的开头;又对他们之间忠贞不渝的感情有所同情,甚至歌颂,特别是在他们的爱情发展成悲剧之后。
《琵琶行》一诗是白居易的极具代表性的一首感伤诗。历来的教材均将其定位在同情琵琶女,揭露社会的黑暗之上。其实我以为本诗表现的是白居易的臣妾心理,即借琵琶女的身世,写出自己对被贬的哀怨,表达自己对朝庭的忠心,希望君王能为自己平反昭雪,让自己重回君王身边,再尽忠心。要想弄清这一问题,其实不难,只需要回答两个问题即可。其一是白居易是否真的遇见过这样一个女子;其二是文中将二人比照描写究竟要表达什么主题。
历次的教参说明中似乎确有其事,《中国文学史》上也是这么讲。《文学大讲堂》中说的更绝,浔阳江头琵琶声里,两颗被抛弃的心相会了,他们的哀怨和激愤组成了一支凄苦的歌。著名教育家刘征甚至认为:白居易能冲破封建观念去平等地对侍一个卑贱的琵琶女,非常难能可贵(人教社2004年6月版教参37页)。甚至教材还附有一小诗《江上歌者》以印证其事。
其实,白居易是否真的见过这么一个女子,早就有人怀疑过。宋人洪迈《容斋五笔》中说:“白乐天《琵琶行》一篇,读者但羡其风致,敬其辞章,至形于乐府,咏歌之不足,遂以为真为长安娼妓所作,予窃疑之。……乐天之意,直欲摅写天涯沦落之恨尔。”洪迈认为:作者其实是在借琵琶女来写自己的内心感受罢了。
我们不能完全否认白居易的确见过这样一个女子,但有理由怀疑他真的见过这样一个女子。第一:机缘的巧合,仿佛是天意;第二,琵琶女倾心诉说于一个素未谋面之人,难以让人接受;第三,以中国古代文人常以女子来自比或借以抒怀的诗文来类比,我们是否可以类推出这样一个结论:白居易其实是编造了这么一个人,借以从侧面暗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如屈原以美人自比,显示自身品行的高洁;朱庆余以新嫁娘自比,希望得到考官的赏识;后世小说家多以男子对女子的始乱终弃,表现个人的得志与冷落等等。第四,文中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白居易的遭遇几乎是如出一辙,让读者从中更多地看到的是白居易的身影。因此,与其说白居易刻画了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乐妓,不如说白居易就是在借琵琶女之口向当局倾诉自己的哀怨,表现出一种典型的臣妾心态,即白居易借此来向当局表明自己的哀怨,言明自己的忠心。而琵琶女在文中只是起到一个隐喻的作用。我们通过二人的对比描写,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pipaxing/2985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