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木兰辞》中的几处注释商榷

木兰诗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木兰诗》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木兰辞》中的几处注释商榷。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木兰辞》中的几处注释商榷

  《木兰诗》“赏赐百千强”,解者多把“强”训为“有余”,“强”当为“镪”之省借,钱贯也。“出郭相扶将”,“将”字或解为语助,或解为互相,皆失之,“将”亦“扶”也,“扶将”为同义连文。

  《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是南北朝时期的乐府双璧。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作为课文称为《木兰诗》。课文中部分注释存在争议,如注者将“唧唧”注释为 “织布机的声音”,原建平《文言文全解》、语文出版社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皆解为叹声更好,因为下文接言“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汉语大词典》“唧唧” 词条有叹息声、赞叹声、鸟鸣、虫吟声、唠叨,皆以拟人或动物之声。白居易琵琶行》:“我聞琵琶已歎息,又聞此語重唧唧”,亦为叹息声。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开善寺》:“绿萍浮水,飞梁跨阁,高树出云,咸皆唧唧。”周祖谟校释:“唧唧,嗟叹声。”嗟叹声亦叹息声,不过是带有赞美的情感。

  “赏赐百千强”之“强”,课文注者释为“有余”,恐非原意,我们认为“强”当通“镪”。

  《诗·周颂·载芟》:“侯强侯以。”《汉语大词典》:《毛传》:“强,强力也。”郑玄《笺》:“强,有余力者。”泛指有余。《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之一》:“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杜甫 《春水生》诗之二:“一夜水高二尺强,数日不可更禁当。”仇兆鳌注:“强,多也。”今按:有余即多也。课文注释和《汉语大词典》虽训诂有据,但我们认为, “强”不能解为“有余”,理由如下:

  (一)古人三、六、九、十、百、千、万在文学作品中一般是虚数,形容量多。“百千”形容多,是不定之数,故后面不能再加“强”、“有余”、“多”之类的词语。如上面的例子“高二尺强”,二尺,是一个实在的数量,不是虚数,此强字是“有余”的意思,无可怀疑之处。

  (二)赏赐的宾语应是钱财物质,如果“百千强”解为“百千有余”,不知赏赐何物。强,解为“镪”,指成串的钱。《文选·左思〈蜀都赋〉》:“藏镪巨万,鈲摫兼呈。”刘逵注:“镪,钱贯也。”古文献中多省借现象,如《孟子·告子上》:“无或乎王之不智也。”或,通“惑”,借用惑字声符“或”。也有本无其字,借用某字,如“它”字本义指“蛇”,借用为其它的“它”,后加人旁造他字,加虫旁造蛇字;表示钱贯的“镪”,因与“强”同音,而借用“强”表示,文字是用来记录词的,所以这是很自然的,因为钱贯是金属铸造的。所以,后人为了避免误解又加金旁造区别字“镪”。“百千强”解为“百千贯”、“赏赐百千强”,怡然语顺矣。

  又郭必勖、冯济泉选释《历代爱国诗词》第50页注:强,多,有余。一说,“强”通“繈”,古代串钱的绳索。今按:钱为金属制造,一贯钱用绳索串起来,“镪”、“繈”是造字理据不同,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反映的是同一个事物;二字同音,从语言的角度而言,是用一个词来表示,书写符号不同而已。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原建平《文言文全解》第16页注:“扶将,扶着。将:语助词,用于动词后。”“将”解为助词,值得商榷,这是因为缺乏汉语史观而误抄辞书义项所致。“将”作为助词,《汉语大词典》的书证是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诗:“匣里雌雄剑,吹毛任选将。”白居易《卖炭翁》诗:“一车炭重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红楼梦》第68回:“(凤姐)说着,便呜呜咽咽,哭将起来。”最早的书证是唐代,如果《木兰诗》中“扶将”之“将”,也如此解,则将“将”的助词用法提前到了南北朝时代,值得商榷。问题在于,“扶将”之“将”不作为助词解,是很通顺的, “将”亦“扶”也,二字同义连文。《说文》:“,扶也”,经传借用将(繁体字写作“將”)字。《诗·周南·樛木》:“乐只君子,福履将之。”郑玄《笺》: “将,犹扶助也。”郭必勖、冯济泉选释《历代爱国诗词》注:“扶将,扶持,搀扶。”古用“扶将”,后世诗词常用“扶持”,也用“扶助”,今曰“搀扶”。语文教育出版社课本“扶将”注释为“互相搀扶”,“互相”有画蛇添足之嫌,搀扶不一定是相互的,故诗曰:“出郭相扶将。”相,相互也,如果“扶将”是互相搀扶的意思,诗句岂非显得累赘?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mulanshi/25426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