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解读】
陆游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他创作的诗词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诗中表现了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散文精整雄快,表现出质朴而沉实的创作风格。
(一)
鹊桥仙·友闻杜鹃
【宋】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叉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赏析】
乾道八年(1172)冬,陆游离开南郑,第二年备天在成都任职,之后义在两川停留发六年,此词就写于这段时间。陆游在成都时的心情本来就不大好,再加上他“夜闻杜鹃”,自然会惊动敏感的心弦而思绪万千了。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茅檐”、“蓬窗”指其简陋的寓所、、当然,陆游住所未必如此,这样写无非足形容客居的萧条,在这样的寓所里,在风雨如晦的夜晚,诗人坐在昏黄的灯下,他该是多么寂寥!“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这时他听到了鹃啼,但又不直接写,而是先反衬一笔:莺燕无声使得鹃啼显得分外清晰、刺耳;莺燕在早春显得特别活跃,一到晚春便“燕懒莺残”、悄然无声了,对这“无声”的怨悱,就是对“有声”的厌烦、“总”字传达出了那种怨责、无奈的意味,月夜的鹃啼是很凄楚的——“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何况是风雨之夜呢!“常啼”显出这刺激不是一天两天,这样写是为了加强此夜闻鹃鸣的感受。
上片是写夜闻鹃鸣的环境,着重于气氛的渲染。杜鹃本来就是一种“悲鸟”,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啼鸣,更加使人感到愁苦不堪一接着下片就写愁菏情状及内心痛楚。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孤梦”点明客中无聊,寄之于梦,偏又被“惊残”。“催成清泪”,因啼声一声紧似一声,故曰“催”。就这样还不停息,“又拣深枝飞去”,继续它的哀鸣,“又”,表明作者对鹃夜啼的无可奈何,杜甫《子规》写道:“客愁那听此,故作傍人低!”——客中愁闷时哪能听这啼声,可是那杜鹃却似故意追着人飞!这里写的也是这种情况一鹃啼除了在总体上给人一种悲凄之感、一种心理重负之外,还由于它的象征意义引起人们的种种联想。比如它在暮春啼鸣,使人觉得春天似乎是被它送走的,它的啼鸣常引起人们时序倏忽之感,同时,这种鸟的鸣声好似说“不如归去”,因此又常引起人们的羁愁,所以作者在下面写道:“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故山”,故乡。“半世”,陆游至成都已是四十九岁,故说半世。这结尾的两句把他内心深层的意念揭示出来了。在故乡听鹃当然引不起羁愁,之所以“不堪听”,就是因为打动了岁月如流、志业未遂的心绪,而今作客他乡更增加了一重羁愁。
这首词由闻鹃感兴,由表及里、由浅人深,曲折婉转地传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
【练习】
1.这首词“茅檐人静”等三句描写了什么景象?有什么作用?
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1.这i句描写了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其作用在于为杜鹃出场作铺垫,也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身世和凄凉的心境作铺垫。
2.运用烘托手法,其好处是以“静”衬托出杜鹃啼声的悲切。(“总无声”衬“啼杜宇”,而啼声“催成清泪”)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luyou/160326.htm